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让老人安度晚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记者 汝平

来源:亳州新报 2012-10-26 16:59   https://www.yybnet.net/

目前亳州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尽管亳州市出台了一些有助老人生活的政策,增添了一些适合老人的生活设施,但是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上,亳州市老年人仍存在很多不便——

在刚刚过去的重阳节里,许多人与家里的老人团聚在一起,给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重阳节已经过去了,但浓浓的敬老、助老情仍然在蔓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亳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达79.9万人,占总人口数的13.3%,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12万人,百岁老人393人。按照我国人口老龄化标准,亳州市已步入老龄化社会。

那么,亳州市老年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便吗?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帮助老年人呢?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目前亳州市老年人在衣、食、住、行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便之处,我们应该从多方面帮助他们,尽力为他们提供方便舒适的生活。

衣 老年服装店不多

在市区商业街走上一圈,所见的多是为青年一族开设的服装店,款式新奇时尚,色彩斑斓炫目,年轻人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挑选,但为老年人所开的服装店寥寥无几。10月24日,记者沿市区新华路、州后街、地王商业街走了很长时间,才在州后街与新华路交叉口附近找到了两家老年服装专卖店,一家店比较热闹,另一家店比较冷清。

热闹的那家服装店里挂满了薄棉袄、大衣、棉马夹等老年人初冬服装,大约有30多个款式,样式都比较简单,颜色大多偏暗。记者见到这里有三位银发老人在挑选衣服。“我以前总不舍得花钱,现在年纪大了,孩子们都过得不错,经济能力也不差,经常会给我些生活费,我现在也经常买新衣服穿了。”家住市区大隅首附近的张奶奶说着掏出200多元钱,拿着一件大衣高高兴兴地走了。

在市区凤凰来仪转盘附近,记者随意采访了几位老人,有的老人表示一直是子女给买新衣服,有的老人穿着子女过时的衣服,还有的老人表示自己购买衣服。家住市区刘园小区的王奶奶说,最近天冷了,是该添些新衣服的时候了,但是在亳州可挑选的老年衣服并不多,也就随便买吧。

食 老人为买吃的“发愁”

走进市区各大超市食品区,各种食品琳琅满目,但针对老人的食品却很少,除了牛奶和豆奶两大类外,一些超市还售有麦片、核桃粉等糊粉类食品,这些食品多以“补钙”、“健骨”等作为卖点,但是记者发现在货架前选购的顾客并不多。

“如果想吃这些东西,在家里煮粥也可以的。我们到超市来是想购买营养丰富、种类多样、易消化的食品,可几乎找不到。”68岁的郑奶奶说,自己年龄大了,牙齿也不好了,许多东西都吃不下去了,营养一直跟不上,如果有专门给老人设计的主食、配菜就好了。专业人士认为,目前亳州市老年食品品种单一的问题很突出,大多老年食品是冲调、糊粉类的,这些食品无论是从配方上还是从口味上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许多老人为吃“犯愁”,认为现在亳州市场上真正的老年食品不仅种类少,而且多数营养不全,许多食品加点铁、加点钙就说是老年食品,到底加了什么没有人知道,而且价格比普通食品贵很多,并不真正为老年人考虑。

住 养老机构缺口明显

除居家养老外,受老年人青睐的养老机构的状况如何呢?“亳州市现有城市福利院4个,农村敬老院135所,民办的老年公寓27所,政府主办的养老机构总床位数为14000张,民办的养老机构总床位数2200张。”市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王剑说,与亳州市老龄人口和增幅相比,养老服务机构的缺口仍然十分明显。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当前亳州市从事养老服务业的人员多为农民工和下岗人员,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相对偏大,没有受过专业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服务水平较低,加上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资金经费投入不足,造成护理工人短缺,与服务对象比例出现失衡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另外,一些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达不到规定标准、服务不规范、多数民办养老机构无证经营、社区养老服务处于“零点”状态、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不断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也困扰着亳州市的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另外,亳州市一些设施齐全、环境幽雅、服务较好的养老机构远离市区,并且收费也相对较贵,床位的实际利用率并不是很高。而一些规模较小、设施较差、服务水平较低的养老机构,入住率却很高,床位供不应求。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养老机构设施设备简陋,供养标准很低,集中供养的老人的生活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行 为老年人提供便利

10月24日,一辆8路公交车正在按照规定路线在市区行驶,车内的座位上大多标有“老、弱、病、残”专用座提示。当汽车行驶到广电大楼公交站时,上来了一位老人,这位老人出示了老年证后,便径直走向了一个空位,开车的司机待老人坐稳后,才开动了汽车。

据了解,目前,亳州市对持有老年证的老人全部实行免费乘公交车,为老年人的出行提供方便。

记者走访发现,5路公交车乘客一般较多,每当车厢内乘客很多,座位被坐满时,如果有老年人上车,许多人都会主动让座。不仅如此,每当有老年人需要下车时,车总是停得很稳,有的乘客还会主动把老人随身携带的物品送下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目前在亳州市,敬老、助老的社会风气正越来越浓。

新闻推荐

倒穿衣服挡风寒 衣角被卡手受伤

本报讯  10月25日晚6时许,一名驾驶载货机动三轮车的男子为御寒倒穿棉大衣,不料棉衣突然被发动机下方的转动轴 “咬”住,男子跌落地上后,手臂也被卷至转动轴...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周末晴天为主打2012-10-26 22:51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让老人安度晚年我们能做些什么 ■记者 汝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