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过后,谯城区牛集镇蒋楼民族新村的村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在门前晾晒刚刚收获的玉米。近年来,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大力实施,蒋楼村的村民们收入逐年递增。富裕了的村民全部搬进了新建的民族新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楼房,收获着累累硕果,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谷峰 摄
省政府近日印发《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规划》总体目标是建设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好乡村。
为贯彻落实省有关文件精神,亳州市将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到2020年,力争全市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农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
兴业富民,农民收入大提升
昨日,记者从《中共亳州市委、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中获悉,亳州市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兴业富民为核心,大成效实现乡村跨越,努力打造产业美好、环境美好、乡风美好、生活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生态宜居村庄美方面,从2013年开始,每年重点培育建设121个中心村,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周期2年;每年治理改造720个自然村,以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建设周期1年。到2016年,力争全市4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市80%以上的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在兴业富民生活美方面,到2016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7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620亿元以上,粮食总产量达到100亿斤以上,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00万亩以上,培育10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100万人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到2020年,农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128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0元。
在文明和谐乡风美方面,村民自治机制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基本健全,乡村特色文化得到传承发展,农民精神风貌积极向上,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完善布点,乡村劲刮文明风
依据《亳州市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和规划编制程序,统一修编完善村庄布点规划。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规划建设1个中心村,在城镇周围3公里以内不布点中心村;突出抓好涡河美好乡村百里长廊、西淝河、茨淮新河美好乡村示范带规划建设。
重点建设中心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对于现有两层楼房已达到60%以上的村,原则上予以保留,并以改建扩建为主;不断推进老村庄改造,注重保护利用好村镇的生态、自然和人文景观,突出区域历史文化特征。
大力实施环境提升工程,到2016年,开展整治的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50%以上;实施土地整治工程,各县区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5%用于美好乡村建设,为农村预留不少于10%的非农产业发展建设用地指标。同时,大力实施产业培育工程和农民创业就业工程,积极打造农民创业孵化园区和创业就业基地,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
《意见》指出,要大力实施文明新风工程,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发利用农村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到2016年,确保每个乡镇都有文化馆(文化站)、少年宫;到2020年,每个乡镇都有图书馆。
同时,要实施社会服务工程和乡村和谐工程,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到2016年,农村治安辅助力量达到万分之十八,农村技防设施覆盖率达到80%。
加大投入,建设进展有考评
从2013年开始,市、县区两级都要设立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原则上每年市和各县区分别不少于5000万元,连续投入5年,并逐年增加,主要用于中心村建设和自然村治理。
坚持以县为主,大力整合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危房改造和农村清洁工程等相关涉农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中心村,兼顾治理自然村。完善村民“一事一议”制度,加大财政奖补力度,推进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村民自建试点。加快发展村镇银行,规范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投资、捐助、认建等多种方式参与支持美好乡村建设。积极动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开展美好乡村创建帮扶工作。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加大选派选聘力度,逐步做到一村一名选派干部或大学生村官。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区成立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市、县区两级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不少于5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
建立美好乡村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将美好乡村建设纳入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核和机关效能考核,作为评价党政领导班子政绩和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作为拨付以奖代补资金的主要依据。
记者 蒋海涛
新闻推荐
探秘博物馆如果想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就去博物馆看看。博物馆是亳州城市的名片,是一座城市文明的缩影。10月21日,亳州晚报小记者活动中心组织近300名小记者走进亳...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