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药博会开幕式主题晚会上,有两个本土特色浓郁的原创节目打动了与会嘉宾的心灵——情景诗朗诵《》、主题曲《念念药都情》。这两部作品的作者皆为亳州市青年作家李丹崖,通过两部作品,把亳州名人名胜,中医药文化、养生文化和亳州人民淳朴善良的秉性等元素以串珠成链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今,药博晚会已过月余,街头巷尾仍在传诵,现把两部作品全词录下,以飨读者。
【引子】由单个童声吟诵
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
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以清朝诗人刘开的诗句引出:
【祖孙二人上】
孩子:爷爷,哪里是小黄城呀?那里的人怎么也种芍药?
老人:小黄城,是清朝时候对我们亳州的称呼,那时候,亳州城乡之间遍地的芍药,春天来的时候,就像那天上的火烧云一般,天壤一色呀!
孩子:原来是这样呀,为什么那么多人都喜欢芍药花呢?是因为它的样子吗?
老人:孩子,你听一听,就知道了——
【合诵】
涡水之滨,有花名芍,姹紫嫣红,灼灼其妖。
五月夏来,十里妖娆,花开万顷,如歌如蹈。
发轫周武,起源在谯,甘居花相,不争喧闹。
能医顽疾,益气疏导,国色天香,能扮姣貌。
【祖孙二人上】
孩子:原来,芍花不仅貌美,还有这么好的药用功效呀!
老人:可不是吗,在《中华药典》当中,就有“亳芍、亳菊、亳桑皮、亳花粉”四种亳州地产药材的记载,这在其他地区是不多见的。另外,芍花作为极其优美的意象,还被许多文人墨客争相描摹。
孩子:爷爷,我送您一株芍药花吧,借花献佛,愿您长命百岁。
老人:哈哈,孩子真乖,你知道吗,借花献佛中的花,其中就有芍药花。芍花,又名将离草,还是可以寓意甜蜜的爱情呢,我年轻的时候,还曾在万亩花田里,折花献给你的奶奶,哈哈——
东汉华祖,药圃繁茂,三步之内,必有芍药。
中华药典,菊桑粉芍,以亳命名,其芳远飘。
借花献佛,掬之芍药,春秋之礼,馈赠友好。
将离之草,喻爱瑰宝,执手捉花,白头偕老。
【祖孙二人】
孩子:真浪漫呀!爷爷,是不是见到了芍花,就有好运要到来呢?
老人:孩子真聪明,如果不是这样,芍药怎能被选为亳州市的市花呢?有一种说法,但凡芍药盛开的地方,事多和顺,人多长寿,幸福延年呀!
孩子:爷爷爷爷,这个我知道,亳州不光是长寿之乡,还曾被大文学家欧阳修誉为“仙乡”呢!
老人:可不是吗,有仙乡,得吉祥。芍药花开,遍地福来!
芍药市花,独领风骚,历久不衰,而今更潮。
长寿之乡,百姓寿高,养生之城,花开如笑。
九月金秋,商贾如潮,齐襄盛举,共举百草。
今日亳州,药市繁茂,城市建设,日攀新高。
【背景音】
孩子:爷爷,我们去看花去,我们去采药——
老人:走嘞——
花开盛世,天地合祷,云壤一色,有芍福到。
千年药都,绽放怀抱,迎宾纳朋,无疆中药。
花开盛世,天地合祷,云壤一色,有芍福到。
千年药都,绽放怀抱,迎宾纳朋,无疆中药。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0月9日-13日,市委副书记时侠联分别对谯城、利辛、蒙城、涡阳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了调研。时侠联每县选择一个乡镇两个...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