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父母外出 她成了留守娃

来源:亳州新报 2012-11-08 16:58   https://www.yybnet.net/

留守儿童之家建成后,张甜甜以及其他留守儿童课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不再孤单。

张甜甜家住张店乡张小庄,距离学校10里路左右,她现在住在外婆家,离学校很近,步行五六分钟。5岁时,张甜甜的父母就开始外出到新疆打工,掐指一算快10年了。

“那时候我还很小,听俺奶说,俺妈刚走那会儿,我天天哭着找她,上幼儿园时,放学看到其他小朋友妈妈来接他们,我就会闹着找俺妈。”张甜甜说,最后没有办法,她随父母也去了新疆,并在那边上了一年学,因为不适应,她又被送了回来。亳州、新疆两地折腾以至于她上学比较晚,8岁才上一年级。

由于距离远,张甜甜的父母两年回一次家,她起初跟着奶奶生活,后来奶奶也到新疆打工,她便开始住在外婆家。虽然外婆照顾得非常周到,且疼爱有加,张甜甜说,家中没有同龄玩伴,每次放学回到家写完作业,就感到无所适从,经常因想念父母,一个人偷偷在被窝里哭。

学校关爱 让她重拾快乐

张甜甜读二年级的时候,为了消除班里个别留守儿童放学后回到家中的孤独感,老师组织他们到其家中写作业。“我们班主任家就在学校旁边,那时候一放学大家背着书包就往老师家跑,我们好几个同学围着一个大桌子做作业,遇到不会的老师给我们辅导,有啥心事也给老师说,同学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特别开心。”

中心小学老师李收介绍说,前几年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平日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留守儿童,父母的离去对他们的心灵造成很大创伤,很多孩子不适应,变得沉默寡言。

为了调整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校组织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并要求老师一对一监护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疏导心理。“每个老师的方法不一样,有的周末带孩子们到城里逛逛,有的增加家访次数,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们快乐成长,现在想想效果还不错。”李收说。

留守之家带她找回“家”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引起社会关注,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健康的身心发展环境,2010年建设农村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列入当年一项重要的教育民生工程,张店乡中心小学也正是以此为契机,建了留守儿童之家、活动室及心理咨询室。

在该所小学留守儿童之家教室内,记者看到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图书,紧靠墙壁放置的电脑、电话均是孩子们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平时他们可以到这里免费给父母打电话或者视屏聊天。隔壁活动室内,陈列着乒乓球、羽毛球、足球等体育器材,并设有乒乓球台和象棋桌。

“自从有了留守儿童之家,我们的娱乐项目就更加丰富了,偶尔还可以给父母打电话聊天。”张甜甜说,由于家离的近,中午吃过饭后,她都会到留守儿童之家或是看书、或是与同学玩耍,下午放学后她还加入了书法兴趣班,课外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已经不再感到孤独。如今,谯城区农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已经实现全覆盖,全市共完成1974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建设,26万多名留守儿童在留守儿童之家里找回家的感觉。 记者 丁静

十年,咱身边生活大变化

●系列报道“身边·十年”结束语

十年改革、十年发展、十年积累。在十八大召开前夕,本报推出“身边·十年”栏目,用20余篇稿件记录了寻常百姓家的幸福生活,大家纷纷表达了流淌于记忆中的“幸福十年”,并期待各种惠民工程更加给力,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现在生意比以前好干多了,孩子也大学毕业了,感觉生活在一天天变好,每天都过得很有劲。”王显英脸上泛着灿烂的笑容。十年间,市区大药行里无数像王显英一样的“小人物”,小货摊变成了气派的“公司”,购买数套房子、小汽车也开进了家。

王显亮,在市区花戏楼景区工作的十八年中,他做了十年的讲解员。目睹了亳州旅游业的发展,导游服务已经逐步规范化。古板的白衬衫、笨重的扩音喇叭,这就是相册里,十年前老导游老王的“职业造型”。 如今,亳州的导游服务已经规范化,要求每一位导游必须持证上岗、统一着装、说普通话,亳州导游队伍焕然一新。

孟银,一个广场上的领舞者,她见证了城区广场建设,也见证了亳州市民生活方式的“时尚转变”。“如今的亳州,满城尽嵌健身场,广场建设为群众提供和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形成了都市的美丽风景线,使得群众有了文化休闲和娱乐场所,引领了市民新的生活。”孟银说。

十年来,亳州市从城市到农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每月能领到60元养老金,每季度能享受80元的高龄补贴。十年间,无数的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买了房,买了车,娶了媳妇,在城里安居。

采访中,不少市民纷纷表示,过去的小县城,如今变成高楼林立的现代都市,家乡的砖瓦平房,变成了小洋楼,坑坑洼洼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的村村通水泥路。

十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的生活充满酸甜苦辣,我们的脚步依然前行。展望未来,我们共同努力,携手向前,生活必将更加幸福。

记者 汪玉琼

新闻推荐

前9月开发园区收入160多亿 省发改委调研亳州市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情况

本报讯  11月7日上午,省发改委调研组来亳州市就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来到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东方帝维...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父母外出 她成了留守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