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奥运村”内好风光 □本报记者 曾莹莹 文/图

来源:亳州新报 2012-11-01 16:59   https://www.yybnet.net/

现代农业产业园花卉展示大棚内,风景宜人

■美好图景

小楼林立的新村工程,热火朝天的工业园区,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绿色环保的生态养殖……在村镇文明建设中,奥运体操冠军邓琳琳的出生地——曹店村依托新村居民区、工业功能区、畜牧养殖区、农业产业园区“四大区域”一直领跑全市,成为亳州乃至安徽省的一个亮点。

乡村刮起 “奥运风”

走进曹店村,优美的田园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整洁优美的村容村貌,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更让人印象深刻。

“那时候,一到下雨门口都是泥,想出去都出去不上了,现在交通多方便,水泥路到门口,而且装的都有路灯。”村民高侠忘不了搬进新村生活前的村容村貌与现在生活的反差。

据曹店村党总支书记冉献才介绍,目前曹店新村已形成3横2纵水泥路面7.5公里,修造砂石路2000米,中心路变成了宽8米、厚20厘米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彻底改善了村庄道路的通达能力。

曹店村是奥运体操冠军邓琳琳的出生地,村口北侧村支部办公楼前方“热烈欢迎奥运冠军邓琳琳凯旋”的横幅仍在传递着这个村庄的喜悦。跟随奥运的脚步,曹店村也刮起了运动风。

在村口的小广场上,村民们一边拉着家常,一边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村民范学珍是附近“新村超市”的老板,每天早晚,她都会到广场上转转,范学珍说,晚上的广场更是热闹,村子里也跟城里人一样兴起了广场舞,晚上7点之后,这里就聚满了男女老少,年过六旬的她,也会跟着村民们一起跳跳。

“我们新村现在已建成广场三个,另外还新建了一个村级文化活动广场,广场建设遵循‘超前规划、总体布局、分步实施\’的科学步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图纸、统一施工、统一标准\’的要求,设有休闲厅、娱乐台、大型液晶电视显示屏等现代化设备。”冉献才说。

目前,村里已安装健身器材15件,修建文化墙8面,篮球场一个,乒乓球案两个,农家书屋一个,配送图书2100余册,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休闲健身、求知增智的生活环境。

牲畜全都住“小区”

晚上6点,曹店新村61岁的村民刘文英开始准备午饭。自村里沼气池建成以来,她便利用沼气做饭。

“现在我们新村家家户户也用上了沼气,方便,省钱,更省心。”刘文英说,她过去除了用地锅做饭外,就是用煤气,一罐煤气要95元,只能烧一个月,现在村里免费提供沼气给村民们使用,她和老伴两人一年下来能省1000多元的煤气费。

近年来,曹店村结合“清洁示范村”要求,规划50亩土地,建设了拥有16栋养殖厂房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农户散养牲畜和养殖大户的牲畜全都集中到小区内集中养殖。小区内还建设了500立方米的大型沼气池,用牲畜的粪便产生沼气,供新区居民照明,沼液用于农业生产的基肥或追肥,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此举既改变了传统的人畜混居的农居模式,消除了“脏乱臭”,又方便了村民的生活。

目前,曹店新村建沼气池200座,安装太阳能1080户。

村民在家当“蓝领”

在曹店村北部的工业功能区的11家企业内,一片热闹的生产加工场景。

总投资700万元的春和企业,主要生产粘鼠板、粘蝇纸、印刷纸箱包装等。春和企业的老板吴香海是曹店村村民,是率先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典范,如今,他的企业生产出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走出了国门。

主要生产防火板材的赛瑞克耐火材料板厂投资2200万元,其生产的耐火材料,通过收购秸秆粉碎加工制成。企业全部开工后,每天能“吃掉”60亩地的秸秆。

“我们村引进的企业,都是环保无污染企业。全部投产后,可产生近2000个工作岗位。”冉献才说,现在村里很多村民都在工业园区工作,每天早上,通往工业区的路上全是电动自行车,场面颇为壮观,他们跟在城里上班一样。

据冉献才介绍,工业功能区创办于2010年7月,土地通过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置换所得,主要服务对象是返乡创业人士和外来投资者。目前园区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亿元,预计年产值达2.3亿元。

农场美景“赛江南”

曹店村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位于村子的东南侧,与垂钓中心观光区相互依附,形成了农业生产、观光旅游的有效融合。

农业产业园的生态农业展示大棚内,种植了樱桃西红柿、白凤菜、紫背天葵等20种高档蔬菜水果,这些均采用了高科技的无土栽培技术。这个展示棚只是曹店村农业产业园区的一个试点,村里还建有一个花卉育苗大棚,种植了许多可供观赏的盆景和花卉。

为了带领村民致富,农业产业园内除了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一些普通村民也参与到园区的生产和培植。

“两个展示大棚内就有30多个工人,全部是村里的村民,拔拔草、浇浇水,一天就有60块钱的收入。”园区的投资商、安徽省佳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胡朝军说。

据冉献会介绍,曹店现代农业产业园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村企共建、产业推进”的发展模式。园区占地4000余亩,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双坡大棚100个,连幢大棚面积达13000㎡,钢构玻璃温室大棚10000余㎡。园区总投入2000万元,用于生产现代高科技示范农业,既是“公司加农户”的联动发展模式,又是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发展模式。

2010年8月,曹店村还利用低洼荒废地,招商引资650万元,打造了一个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水面100多亩,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观光旅游景点——印象江南,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美好心语

服装厂工人徐雪芹:我工作的服装厂离俺家特别近,在厂里上班也很轻松,就是做些质检工作,一个月两千块钱左右,中午还包吃。过去出门打工虽然挣得多,但花销也大,不如在家,还方便照顾孩子。我对现在的生活挺知足的,只要俺一家人能平平安安的,我就啥都不求了。

村民李倩倩:俺是去年七月搬进新村的,感觉生活比过去好的太多了,村里现在有路灯,安全设施做的也特别好,还安了监控,住着特别放心。过去我跟老公都在外面打工,今年有了小宝宝,我就在家专职照顾孩子,老公也从外面回来,到村子工业园区里上班了。以后等孩子大点了,我想买辆车,到城里跑点小生意,把生活水平再提高一点。

留守老人曹秀兰:我今年60岁了,儿子儿媳妇都在苏州打工,我跟老伴儿在家照顾俩孙子。俺家的土地都流转盖了新村,我闲着没事干就到附近的农业园区拔拔草、浇浇水,一个月工资近2000块钱,也不耽误我回家给孩子洗衣服、做饭。俺老伴儿在工业园区的五合板厂上班,一天150块钱,俺老两口一个月去掉花销还能存不少。儿子说过了年他也回来上班,不出去了,我现在就想一家人能快点团聚。

服务发展 党员先行

■美好启示

曹店村党总支下设沟南、沟北和养猪协会三个支部。在工作中,曹店村党总支推行党员联系村务制度,全村46名具有联系能力的党员共联系群众175户,架起了党组织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曹店村党总支采取“结对子”的方式,开展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发动一大批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发展能力的“领头羊”带动群众共同致富。据曹店村党总支书记冉献才介绍,目前,村里受益于“双培双带工程”的养殖户达到200多户。双培双带先锋工程的推行,鼓足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增强了党总支在村民中的凝聚力。

按规划破旧立新,干部处处走在前头。党员刘褔彬原先是村里的养猪大户,他在村里修路时带头推倒猪舍,又第一个迁出祖坟。全村曾创下一天迁坟140座的成绩。

“我和村干部先带了头,老百姓看在眼里,也跟着干。”环境好了,该村很快引来第一家养殖企业,又带动引进下游的肉类加工企业,招商引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在曹店村迅速发芽、生长。

采访中,村民们纷纷表示,正是党员干部处处当先锋的模范作用,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美好乡村的热情。 记者 曾莹莹

新闻推荐

沿河徒步 迎节日

11月3日,亳州晚报社采编人员在涡河岸边徒步前合影。11月8日,是中国第十二个记者节,当日,为迎接自己的节日,本报采编人员利用周末,自谯城区大杨镇钓台古银杏树至大寺闸,沿...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奥运村”内好风光 □本报记者 曾莹莹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