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市长沈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全年重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在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中提到,努力打造“三大城市”,即努力把亳州建设成百万人口区域中心城市、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城市、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城市。“三大城市”如何建设?对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参加市“两会”的部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区域中心城市要彰显地方文化
“建设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我觉得首先要加大城市的基础承载量,完善规模性住宅小区建设,完善各项公共设施建设;其次要关注城市‘菜篮子\’工程,建足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规范交易行为,让居民放心消费;第三要确保医疗卫生、教育等正常运转。”市人大代表王涵说,还要注重城市文化建设,依托亳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中华药都的文化底蕴,打造特色文化。
市政协委员杨明朝说,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建设顺利进行,要把农民从土地上解脱出来,出台政策促进农民进城,这不仅为城市增加了人气,也带动了城市消费,促进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
“看到亳州近几年的发展成就,我对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相信亳州的发展会更加美好,百万人口的区域中心城市一定能够建成。”市人大代表范丽说。
新型工业城市须注重招商选商
打造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城市方面,市人大代表彭小燕建议,要高起点规划工业发展区;同时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的同时,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要突出亳州的中药特色,不断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的人就业。
市人大代表杨荔说,招商引资是促进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在招商过程中注重招一些中医药产业类的项目落户亳州,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中医药企业汇聚亳州以后,不仅体现出了亳州作为“中华药都”的特色,也自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健康发展。
“工业是推动一个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我们亳州这几年不仅引进了一些大项目,本地企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南部新区、亳芜现代产业园、亳州工业园区等开发区的快速建设,我想我们的工业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好。”市人大代表姜占元说,工业发展过程中,亳州市作为农业大市的优势和中医药资源的特色正在逐渐显现。
和谐幸福城市将惠及城乡居民
“我觉得在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城市建设这一块,政府首先要加大城市绿化力度,为老百姓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其次要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老百姓有休闲、放松身心的好去处;最后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食品。”来自利辛代表团的市人大代表李伟如此建议。
市政协委员杨维丽一直关注着亳州市社会事业的发展,就宜居宜业的和谐幸福城市打造,她建议说,政府要努力改善低收入人群的生活,提高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让每一位公民都体面地生活。
另外,杨维丽说,要不断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统一城乡医疗保险标准,进一步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这样大家自然就觉得社会和谐了,生活幸福了。
采访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表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亳州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更加迅速,“三大城市”建设的奋斗目标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记者 蒋海涛
新闻推荐
财政收支再创新高 服务发展主动作为 市财政局向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作书面报告
本报讯 1月8日,在市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市财政局受市政府委托,以书面形式向大会作《关于亳州市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nbs...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