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3年新春以来,亳州市各级各部门纷纷围绕今年工作重点,谋划今年发展。从今日起,本报推出“新春开局谋发展”专栏,就一些市直部门谋划发展情况进行报道,以飨读者。
2013年是美好乡村建设正式启动的第一年,今年亳州市将按照“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要求,重点培育建设130个中心村,治理改造620个左右的自然村,并提出了所有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以上的目标。
对此,亳州市将通过加强政策扶持、整合资金投入、强化项目支撑、加大金融支持、抓好宣传培训、加强组织领导等措施,为完成美好乡村建设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建设美好乡村,离不开高水平的规划,目前亳州市列入美好乡村建设的中心村,已经基本完成了村庄布点规划的修编工作,涡河美好乡村百里长廊和西淝河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带规划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昨日,市美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张秀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张秀忠看来,美好乡村建设绝不仅仅是把老屋变成新房,而是要使新村在公共设施、产业化发展、土地整治、村民社会保障、乡风文明等多个方面都有全新的变化,彻底提升村民的居住环境、生活条件,让村民的生活真正“美”起来。
“就拿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这一点来说,2013年就要建设不少于15所的农村青少年活动中心,各重点建设的中心村要建成1个文化墙、1个文化活动室、1个活动广场,不断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文化水平。”张秀忠介绍说。
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完成今年的目标任务,亳州市还专门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各县区每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不少于5%用于美好乡村建设,各项涉农资金要优先投入重点建设的中心村,实现中心村“固话POS机”村村通、投放到美好乡村建设的贷款额度要达到新增信贷投放额度的5%、力争每个县区都有1家村镇银行……保障措施中,像这样直接明确目标任务的内容还有很多。
“实实在在的措施还体现在加强组织领导这方面,比如对各级党政干部综合考评和机关效能考核时,美好乡村建设工作在考核中所占权重不低于5%,这就促使大家齐心协力抓美好乡村建设。”张秀忠说。
据介绍,今年亳州市还更加注重在美好乡村建设一线锻炼、培养和选拔干部,计划在重点建设的中心村中每县区提拔1名优秀村干部进入乡镇党政班子;面向全市村“两委”主要领导公开考录的公务员中,单列2-3个名额专门考录重点建设的中心村“两委”主要领导;大学生村官考任村第一书记的,拿出一定名额安排重点建设的中心村任职。
张秀忠说,这些实实在在的措施,激发了广大干部投身美好乡村建设的热情,成为亳州市美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的有力保障。记者 蒋海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月26日,亳州市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培训班在市委党校举行。亳州市相关部门及来自三县一区的民营企业负责人参加培训。 &...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