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舞龙表演引来人们围观
本报讯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亳州市旅游景区推出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的关注。2月24日上午,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来到花戏楼景区广场,对大班会、剪纸、舞龙、二夹弦等传统民俗表演进行了现场直播。
当日上午,花戏楼广场一派热闹景象。看这边,十多米长的“金龙”在演员的手中翻滚起舞,引起叫好声一片;瞧那边,捏面人、大班会等表演更是赢得了阵阵掌声……“很有地方特色,能感受到过年的热闹氛围。”河南游客孙先生表示,他春节假期没能过来,就趁着这个周末来感受一下亳州的悠久历史和民俗表演,果然不虚此行。
在广场旁,一辆安徽广播电视台的直播车十分显眼。“亳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出了很多名人,还有五禽戏、二夹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听说这里有民俗表演,我们就过来了。”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新闻午班车》记者臧一铭介绍,春节期间,他们直播了安徽多个地方的民俗活动,亳州的表演让他印象更为深刻。
“五禽戏、二夹弦、大班会,这些在其他地方都见不到,我感觉很震撼。”藏一铭说,来到亳州后,首先被花戏楼的精美雕刻吸引,漫步明清老街感受了名人雕塑的魅力,又看了那么精彩的民俗表演后,深深地为亳州深厚的历史底蕴折服,希望这种民俗文化能一直延续下去。
“我们从大年初一就开始在这表演了,听说有省台的记者来宣传咱们的传统民俗,我们这两天又做了精心彩排,今天一大早就来这排练了。”60岁的景玉玲轻轻地拭了一下脸上沁出的汗水,又接着和队友们表演起了《西游记》的经典剧目。
市文化旅游公司总经理助理李晓燕介绍,春节期间旅游文化公司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演出,并在媒体和网站上进行了广泛宣传,安徽广播电视台慕名而来,希望通过镜头将亳州独特的风土民情传播出去。
(记者 李锦文/文 张延林/图)
新闻推荐
正月十六,近两万余人“挤”春运 铁路、公路迎来节后客流最高峰 北上南下票源均紧俏 明后两日加开至北京临客
亳州火车站迎来节后客流高峰张延林 摄本报讯 昨日是农历正月十六,元宵节过后,不少外出务工人员和高校学生开始踏上行程,铁路、公路纷纷迎来春节后的客...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