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锦文
开年历史大戏《楚汉传奇》近期圆满结局,让观众意犹未尽。从开播之日起,这部电视剧就吸引了很多关注的目光,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都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展现。还原历史上真实的楚汉争霸,有很多亳州的元素渗透其中,一些战事就发生在亳州,有些亳州籍的历史人物影响甚至左右着战争的发展方向……
陈胜命丧下城父
公元前206年至202年,为争夺政权,西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两大集团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以项羽败亡,刘邦建立西汉王朝而告终。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亳州城和亳州人亦卷入其中……
公元前207年,在轰轰烈烈的楚汉之争拉开大幕之前,亳州就见证了陈胜、吴广起义这段悲壮历史的结束。
秦朝末年,暴政当道,民不聊生。公元前209年7月,陈胜、吴广因延期未到戍守之地惧怕被砍头,便在大泽乡起义,陈胜自立为王,立国号为“张楚”。 一时间,各地纷纷响应。12月,陈胜军被秦军击败,他率军转移到下城父,也就是今天的谯城区城父镇附近,被车夫庄贾杀害。
轰轰烈烈的陈胜、吴广起义虽然被镇压了,但有了 “第一个吃螃蟹人”的鼓舞,各地反抗暴秦的起义此起彼伏。项梁、项羽叔侄发动会稽起义,泗水亭长刘邦亦于沛县起兵响应。
在与秦兵的长期作战中,刘邦、项羽的力量不断壮大,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两支队伍。公元前207年,项羽引兵西进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火烧宫殿,大火三个月不灭。项羽自恃灭秦巨功并凭借其在军事上的压倒优势,裂土分封18个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中王,企图将刘邦困锁在汉中巴蜀地区。
公元前206年,项羽还沉醉在“衣锦还乡”的荣耀中,各地叛乱四起,刘邦也“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长达三年多的楚汉之争正式拉开了大幕……
楚汉之战主战场
根据封地的范围,项羽的统治范围包括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定都彭城,就是今天的江苏徐州。“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涡阳一中老师、历史学者杨光先生介绍,因江淮地处平原,农业发达,水源丰富,适宜居住和生活,是大家都想争夺的场所,“很多重要的战役,都是在这里打响”。而且,包括亳州在内的广大皖北地区都在项羽的统辖之下,这也注定了在这场两大集团的利益争斗中,亳州与亳州人直接或间接、主动或被动地要参与进来。
项羽分封诸侯回楚都彭城后不久,齐、赵和彭越起兵反楚,项羽不得不调遣主力稳定局势。刘邦乘项羽无暇西顾之际,迅速还定三秦,率诸侯联军共56万人进占楚都彭城。项羽得知彭城失陷的消息后,亲自率精兵3万人回师彭城。在楚军突然袭击下,汉军56万乌合之众一败涂地,刘邦仅与数十骑兵突围。
彭城之战后,汉军元气大伤。他们占据荥阳、成皋坚守不战,与楚军形成对峙。当时,楚军腹背受敌,加上粮草匮乏,项羽被迫议和。刘邦也未能调来韩信、彭越援军,于是双方订立和约“中分天下”,划鸿沟(位于今河南荥阳以东)为界,东归楚、西属汉。
公元前203年9月,项羽东撤回彭城,刘邦也打算退兵回汉中。这时候,就要说说刘邦手下一位名叫张良的亳州籍谋士了。张良以一个政治谋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就劝刘邦不要退兵,他认为“汉有天下太(大)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疲)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意思就是楚兵快不行了,这个时候正好打他。
于是,刘邦违背约定,向楚军突然发起追击,并约集韩信、彭越合围楚军。然而,韩信、彭越按兵不动,汉军遭楚军痛击大败,被迫坚壁自守。
这时候,张良再次向刘邦建议,分别给韩信、彭越承诺“并力击楚,楚破,自陈以东傅海与齐王;睢阳以北至谷城与彭相国”,许以割地封王。看到有好处,韩信、彭越、英布、刘贾等各路大军40万人从各地赶来聚集,加上刘邦的军队,共计60万大军将10万楚军包围于垓下。
在他们聚集的过程中,出现了至今让亳州人心痛的一幕:“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史记·项羽本纪》)。对于为什么“屠城父”,《史记》中没有交代,但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当时城父属于楚地,韩信、刘贾攻下以后,为了鼓舞士气或者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愤怒,于是攻下城父之后便“屠城”。史料中虽未见描写,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相是免不了的。
大军汇集后,在野茫茫十面埋伏中,楚军一败涂地,在经历了“霸王别姬”的生离死别后,项羽也在四面楚歌中自刎乌江边,楚汉之争就此结束。
试想,如果没有张良在楚河汉界划分后决定性的谏言,历史也许就将改写。所以,西汉建立后,在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的时候,刘邦高度评价张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三 张良改写楚汉战局
与韩信、萧何并称“汉初三杰”的张良,经历颇为传奇。
《后汉书》云:“张良出于城父。”《括地志》云:“城父在亳州东三十里,韩也。”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世家,张家“五世相韩”, 这也奠定了张良与韩国的深厚感情。韩国被秦所灭后,张良心存亡国亡家之恨,并把这种仇恨集中于一点——反秦。
张良散尽家资,找到一个大力士,为他打制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约合当今60斤),准备行刺秦始皇。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东巡,于是张良指挥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的必经之地——古博浪沙。看到车队最中间的那辆车最豪华,张良指挥大力士向该车击去。大铁锤一下将乘车者击毙倒地。张良趁乱钻入芦苇丛中,逃离现场。而那个大力士却被秦军杀死。
然而,被大力士击毙命者为副车,秦始皇因多次遇刺,早有预防准备,时常换乘座驾,张良自然很难判断哪辆车中是秦始皇。秦始皇对此事十分恼怒,下令全国缉捕刺客,但是大力士已经被杀,又不知道另一位刺客是谁,张良得以“逍遥法外”。
复仇的冲动换来的是为期十年的隐姓埋名。阻击秦始皇失败后,张良就逃往下坯,在路过今涡阳石弓的“遗履桥”时,巧遇世外道家高人黄石公。黄石公授他一部《太公兵法》。这部约1336言的军事奇书,使满怀抱负的张良找到了精神上的载体,也为他日后战场下的智勇双全储下了正能量。
几经周折,张良终于遇到了明主——刘邦。而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也逐渐显露出来,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多次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甚至是改写了历史。
(下转13版)
新闻推荐
浓浓饺子香 暖暖一家亲 ——亳州晚报小记者包饺子大赛火热举行
金蛇吐瑞,喜迎新年。2月6日,金瑞银泰商场整个一楼都散发着欢乐的因子。亳州晚报社别出心裁,联合亳州金瑞银泰沃尔玛国际购物广场举办了“迎新春 贺新年”亳州晚...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