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解开婆媳和谐的幸福密码 一位多年审理调解离婚案件的法官解说婆媳之道

来源:亳州新报 2013-03-08 22:19   https://www.yybnet.net/

□朱晓非  记者 刘景侠

作为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助理审判员,刘晓慧多年来一直从事离婚案件的审理工作,见到了不少夫妻因为婆媳关系不和等家庭矛盾而决裂的场景。

刘晓慧介绍,一般离婚案件由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一庭审理。2012年,她所在的民一庭新收案件94件,结案89件,调解33件、撤诉21件,调撤率为60.6%。

“从离婚案件来看,其中80%以上的夫妻双方之间并不存在非离不可的问题,之所以最终走到离婚的地步,是因为平时生活中发生的不愉快的小事、琐事没有及时被化解掉,从而在心中结了疙瘩。”刘晓慧说,日积月累,心结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矛盾也慢慢地从两人之间演化为两个家庭之间的斗争,直至爆发、破裂。

“家庭之中恐怕最敏感的就是婆媳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的重要性不亚于经营夫妻关系的必要性。”刘晓慧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要处理好婆媳关系,媳妇、老公和婆婆都应该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媳妇之道一: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作为儿媳,要抱有一颗感恩的心,没有婆婆就没有你的老公,要感谢她的培养才有了如今疼你、爱你、与你携手共度一生的人。”刘晓慧说,“每个人都要怀有一颗理解的心,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思维方式、性格脾气以及生活习惯等常常会大不相同,生活在一起时,求同存异就好,应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个性。”

媳妇之道二:要有一颗理解的心

刘晓慧说,站在婆婆的角度考虑,养了二十几年的孩子,离开自己与一个相对陌生的人成家立室时,心里会不会担心那个人能否照顾好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与那个人很亲密而不再依赖自己时,会不会有种莫名的失落感?听到孩子冲自己发脾气时,会不会怀疑是那个人在背后捣的鬼?这些东西,媳妇理解了,包容了,家庭也就和睦了。一旦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要做到及时和婆婆沟通交流,不在心里留疙瘩,使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媳妇之道三:要有一颗知足的心

要扮演好媳妇这个角色,还要拥有一颗知足的心。大多数工薪阶层上班时间固定,薪水不多,背着房贷养着车,孩子往往由老人帮着照看。遇到与婆婆有摩擦的时候,要多想想老人的优点,没有大不了的事儿,没有过不去的坎儿。试问自己是不是想多了,有没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永远记住一点,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你所感知的外在世界。

“在婆媳关系中,老公的角色其实很重要。”刘晓慧说,老公是婆婆和媳妇最亲近的人,是两个人连结的纽带,应该充分发挥消防员和调解员的作用。遇到婆媳关系暂时不和时,丈夫要做到不逃避问题,不消极应对。好听的话要多说,难听的话要过滤,在对待双方家庭的事情上要互相戴花、互相补台。身为一位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男人是能够协调好婆媳关系的。

老公之道:多说好听话,过滤难听话

婆婆之道一:不要固守老观念

两个女人一台戏,一个巴掌拍不响。对于婆婆这个角色,刘晓慧说,要尊重儿媳,不要倚老卖老摆架子,搞家长式作风。要看到儿媳的长处,听听儿媳的意见。

“现在,不少婆媳常因为照顾孩子的方式方法起争执。”对此,刘晓慧认为,婆婆经验丰富是好事,很多是需要传承下去的,但时代在不断进步,以往的部分育儿理念现如今已经不科学了,那咱就应该与时俱进,和媳妇齐心协力科学地抚育下一代。

婆婆之道二:聪明婆婆先吵子

“另外,婆婆最好对小两口的私生活不要指手画脚。”刘晓慧认为,信任儿子和儿媳能够处理好事情,出现摩擦能够自行解决。俗话说“向亲不向理”,同住一个屋檐下,遇到小两口发生争执时,婆婆出门散步回避一下挺好的。

“有些婆婆在儿子和儿媳发生矛盾时,常会先吵自己的儿子,待双方的情绪稳定之后再分别做思想工作。”刘晓慧认为,这是聪明的婆婆,是有大智慧的婆婆。

■评论

幸福亳州 需要和谐婆媳关系

□汪玉琼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国家的细胞,小家的幸福牵动着整个社会的和谐。

邻居家婆媳经常吵架,闹得家中鸡犬不宁;朋友因为妻子和母亲矛盾激化,无奈选择了离婚……家和方能万事兴,要想拥有幸福和谐的家,处理好婆媳关系显得至关重要。

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对婆母的一味顺从,点破了中国古代典型的婆媳关系。如今的媳妇早已脱离了封建礼教的束缚,不少上升为家庭的“执政者”,而婆媳关系的复杂化让矛盾随之而来。

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文史系老师徐玉松认为,封建社会中男尊女卑,没有经济和社会地位的儿媳妇被视为儿子的附属品,“孝”的家庭伦理要求夫妇无条件服从长辈的指令,婆媳关系的紧张成为和谐家庭的障碍,有着历史的原因。

婆媳生活习惯不同,思维方式迥异,很多时候矛盾可能一触即发。怎么才能阻止家园成战场,是很多家难念的“婆媳经”,同时这一问题也逐渐发展为一个社会问题。

婆媳关系不和的现象仍相当普遍,尤其在偏僻的农村更为严重,而导致婆媳关系不和的大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记者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亳州市不少家庭因婆媳关系不和而产生矛盾,这一诱因让医院接收的自杀病患激增2至3倍。

网络上更是曝出“因和媳妇争吵,奶奶抱孙子跳楼”的惊人新闻。此外,因婆媳不和导致的离婚悲剧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因家庭成战场给孩子心理蒙上的阴影让人们警醒。

婆媳关系,除了是家庭内部问题,也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婆媳矛盾一度升级,这一社会现象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重视,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先后展开。亳州市早在几年前就开展评选“好媳妇”、“孝老爱亲家庭”和“五好家庭”等活动,让孝老爱亲的思想深入人心,把和谐家庭的理念传播到社区和乡间。

幸福亳州需要和谐的婆媳关系,婆媳关系则牵动着家庭幸福最敏感的那根神经。婆媳之间多点真诚与包容,政府多些引导与教育,家庭就会多点和谐,社会必会更加安定。

念好婆媳经,也不是很难!

(上接03版)

2011年9月,梅和老公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在婆婆的“怂恿”下,二人在外面筑了一个小巢。“孩子们应该有自己的空间,我们作为长辈不该干涉太多,但看到了又忍不住要说。”老人说,“因为两代人生活方式迥然不同,他们出去住,我们也图个清净。”

不过,婆婆对梅夫妻俩也有“硬性要求”,每周末都要带着孩子回家吃顿饭,汇报一下工作和生活。这样,梅和婆婆的关系越来越好了。

没事时,两人一起逛街、聊天,发她们共同爱的那个男人的小牢骚。事实上,婆婆是个闲不住的人,没事时,还是喜欢到小家里帮儿媳做家务。这时,如果梅跟老公发生矛盾,婆婆就成了心理理疗师,因为婆婆不仅是最好的听众,大部分时候还能站在梅的那边批评老公。

当好“双面胶”,获和谐

楠初中毕业,嫁给了本科毕业的男友伟,公婆是蒙城地道的农民。近些年,为了改善生活,在县城工作的楠夫妻俩用自己所有积蓄给公婆在小镇上投资了生意。

虽然平日里不在一起生活,但由于兄弟众多,矛盾在所难免。伟的大哥已经结婚,但由于没有固定工作,经济条件不好,弟弟也很快就会从技校毕业。2012年,婆婆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要把正在经营的店铺交给伟的大哥。

楠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就撂出了难听话,接下来,是连续两天不吃不喝。婆婆尴尬地在家里干着家务。

伟并不着急。他首先找到母亲,了解到原来母亲是心疼父亲身体不好,伟和楠在外地上班无法回家,才打算将店面交给大儿子管理,但并没有将店面给大哥的想法。楠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好几年挣来的钱全部交给大哥,她很难接受。

后来,伟告诉妻子,母亲只是要以发工资的形式让哥哥来管理店铺,这样既不耽误挣钱又能照顾两位老人,一举两得,楠露出了笑容;随后,伟又告诉母亲,楠同意哥哥管理店铺,还要给他发工资和红利,母亲也欣然接受。

接下来,伟又买了两份礼物,一份是母亲喜欢的糕点,一份是妻子喜欢的衣服。他把衣服交给妻子时,说是母亲特意买的;把糕点给母亲时,说是楠特地从城里带回来的。一场婆媳大战在伟的手中偃旗息鼓。

“在她俩之间,我得当好‘双面胶\’。”伟笑着说,“母亲不在时,对妻子亲热一些,妻子不在时,对母亲殷勤一些,在母亲面前多说妻子的优点,在妻子面前多说母亲的好话,我又是‘润滑剂\’。”

正因伟的这些小聪明,在这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婆媳矛盾总是在短时间内化解,楠和婆婆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

新闻推荐

“消费维权庆典”邀你参与 3月15日至17日,魏武广场不见不散

本报讯 作为消费者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又该怎么办?对于亳州市的消费者来说,可以在3月15日到17日现场得到专业人士给出的解答。因为在今年的3·15...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24小时持续抽检2013-03-11 16:50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解开婆媳和谐的幸福密码 一位多年审理调解离婚案件的法官解说婆媳之道)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