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家乡的路:从“画马墙”到“钱串子”

来源:安徽日报 2013-12-23 23:29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通讯员 申从珊本报记者 武长鹏

12月5日,在海南创业的农民李林回到家乡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令他想不到的是,从镇上到他家吴寨村长达十多公里的泥巴路,变身成为宽阔的水泥大道。 10年前,他曾因借钱到河南宝丰拉煤,煤车在这条路上侧翻,他被债主追讨,只得远走海南。如今惊奇之余,他在和乡亲们交谈中,了解到这条路3个“绰号”的变迁。

第一个绰号 “画马墙”。上世纪80年代末,该路列入县乡公路建设计划。农民看见几个穿公路制服的人在这条路上埋了个碑,叫“Y104”路。走了几辈子的泥巴路能重新翻建,老百姓比过年还高兴。

自从埋上了路碑,却再也不见动静了,年复一年,土路依旧。当时豫剧《朝阳沟》在皖北很流行。群众根据剧中二大娘的唱词“墙上画马不能骑”,很无奈地给这条路起了个绰号:“画马墙”。

第二个绰号“火车道”。由于这条路连接100多个自然村,沿线群众天天出行。随着农村机动车日益增多,一到雨季,6米宽的土路被机动车轧出条条“泥道”,可谓寸步难行,被乡亲们戏称为“火车道”。

第三个绰号“钱串子”。近些年,这条土路列入村村通建设规划。修路的资金不够,全镇干部群众争相捐款。经过半年施工,一条崭新的水泥路就建成了。自此,村里养猪养羊的大户多了,出外打工的年轻人开车带回了城里媳妇……2009年,江苏梅兰集团投资5000多万元,前来创建服饰公司。沿路年轻人纷纷放弃外出,到家门口的工厂务工。

2012年,镇政府又筹集上百万元资金,对该路段重新进行改造,建成了宽9米的高标准水泥路,路两侧也进行了绿化。随着这条路的彻底改变,群众的收入增加了,乡亲们就给该路起个很亲切的绰号“钱串子”。

看到老家的交通改善了,作为海南一家集团公司董事长的李林决心回家乡投资建业。 “在外成功了也要回家乡投资,帮乡邻实现共同致富的梦想。 ”李林说。

新闻推荐

涡阳新建院士工作站

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记者12月27日从省科技厅获悉,日前,安徽安欣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安徽院士工作站在涡阳揭牌。这是亳州市第三家院士工作站,也是安徽省首个开展羊生物育种及生物技术研发的院士工作站。...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春饰品销售红火2014-01-07 23:22
猜你喜欢:
评论:(家乡的路:从“画马墙”到“钱串子”)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