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莨科植物芍药的根,经水煮去皮加工成白芍,其中产于安徽省亳州市的为亳白芍。芍药,最早见载于《诗经·郑风》(公元前6世纪)。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公元前187年),是白芍始载入药的最古文献。东汉《神农本草经》记载有白芍的性效及主治功用,可见白芍作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入药治病的是野生白芍。东汉末年,神医华佗在亳州开辟了第一块药圃,种植芍药、菊花等药材,并引导周边人家种植,发展到明清时,乡间已广为种植,清诗人刘开有诗赞曰:“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升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 ”说明了当时亳州种植芍药的盛况。白芍生长适应性强,分布较广,历史上白芍的地道产区为安徽亳州(亳芍)、浙江杭州(杭芍)、四川中江、渠县(川芍),现白芍主要栽培于以上三省及山东菏泽。尤以亳芍色白、粉足、质量好,栽培面积大(占全国白芍产量的80%),最为道地产品。
安徽井泉集团是一家集中药种质资源研发、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药提取以及销售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集团公司。 2000年,在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指导下,井泉集团承担实施了亳州市中药材(白芍)农业综合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实现了2000亩的亳白芍规范化种植。利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手段,从亳白芍种质资源入手,进行了提纯复壮、肥水改良、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的有效工作,并制定了《亳白芍》地方标准,荣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还积极申报了《亳白芍》国家标准和《亳白芍》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经过改良和规范化种植的亳白芍,在井泉集团中药饮片有限公司严谨的加工炮制下,其产品远销澳洲、日本、韩国等地,仅此项单品,年出口额达600万美元。
亳州市是著名药材之乡,自古就有药都美称。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药材集散地、药材种植基地,药材种植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面积已突破了3.5万公顷。白芍是亳州四大亳药之一,对亳白芍实施有效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必将促进亳白芍生产的进一步繁荣,提升亳州中药材种植水平,促进亳州药业发展,繁荣药都市场,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新闻推荐
合肥 多云 12~21℃ 多云 11~18℃亳州 多云 12~25℃ 多云 11~21℃淮北 多云 11~21℃ 多云 11~21℃宿州 多云 9~20℃ 多云 10~19℃阜阳 多云 9~20℃ 多云 11~18℃蚌埠 多云 10~18℃ 多云 10~18℃淮...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