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攻坚克难 行稳致远——安徽商务工作巡礼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3-07 22:52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安徽商务工作巡礼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开放型经济发展,安徽商务顶住了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实现了稳健发展:全年利用外资首次突破一百亿美元,达106.9亿美元,增长23.7%,增幅中部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跨上六千亿元台阶,达6482亿元,增长14%,增幅继续位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对外贸易逆势上扬,完成货物贸易额456.3亿美元,增长16.2%,增幅居中部第一。

一、三外联动,外向型经济行稳致远

贯通“皖货出海、海货入皖”双向通道,外贸加快转型升级。

安徽商务以锐意改革的气度,创新外贸经营模式,拓展内外贸营销渠道,搭建新型国际商务平台,实现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

对外贸易稳定发展。为确保 “皖货出海”,首先以政策保障贸易的健康发展。推动出台支持安徽省外贸发展的实施意见;完善国际市场开拓、出口基地建设、进口贴息、出口信保补贴等外贸促进政策;指导利用国家大型设备出口融资保险专项政策,争取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合同,为实现安徽省贸易的健康走势提供了政策层面的保障。其次,措施叠加保证政策落实。完善省中小进出口企业专项担保贷款管理;继续加大与政策性金融机构合作;提高出口信保承保规模和覆盖面,推广短期信用险项下保单质押融资;深入推进进出口企业孵化;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中小进出口企业提供通关、通检、融资、退税等服务。 2013年,全省实现对外出口282.6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机电产品出口128.3亿美元,增长1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2.3亿美元,增长31.7%;农产品出口10.5亿美元,增长17%。

积极扩大进口规模。围绕“海货入皖”,落实国家进口贴息政策,优化进口结构,重点抓好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资源能源、消费品进口,促进安徽省产业技术创新和优化升级。去年,在出口难度大的情况下,进口起到了稳定作用。全年实现进口173.8亿美元,增幅高于出口增幅33个百分点。合肥联宝、京东方8.5代线、铜陵有色“双闪”等大项目进口拉动全省外贸增长8个百分点。

深耕国际市场。以展会改革为抓手,推进“千企百展”活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部署,精心组织华交会、广交会等境内外展会工作,践行走出去战略,大胆尝试在莫桑比克举办安徽名优出口商品展,推动安徽省重点企业建立健全境外营销网络和备件服务中心。

以各类基地建设为切点,确保在国际市场上有所作为。巩固提升2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4个国家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2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重点培育省级出口基地20个;认定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3个;太和人发、六安羽绒等成功晋级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是在新形势下,以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全新商务形式。安徽商务未雨绸缪,会同省发改委、合肥海关等部门力争跨境电子商务试点,支持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园区;会同相关部门争取设立合肥新桥机场国际邮件互换局,建立邮政海关;出台跨境电子商务实施意见,探索建立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综合管理系统;鼓励国际知名第三方平台在安徽省建立区域性子平台;推动在海关特殊监管区搭建电商官网。

力推跨国公司本土化、本土公司国际化,实现双向投资提质增效。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安徽商务以高度的前瞻性与责任感,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深化对内承接和向外转移。从2008年到2013年,全省外商在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达25.1%;对外投资年均增长率达66%。在“引进来”和“走出去”的交相互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本土化,本土公司日益国际化,传统产业迈向新型化,新型产业呈现规模化。

在招商引资中推动跨国公司本土化。当前,全球经济格局正在深度调整,全省商务系统抢抓金融、教育、文化、医疗、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放开的机遇,加大服务业招商引资力度,把握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目录放开机遇,加快产业改造升级步伐,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安徽落地生根、开枝散叶。去年全年,新引进西班牙国家银行、法国威立雅水务、台湾鸿海精密和英国利洁时4家世界500强企业。目前,已经有67家境外世界500强来安徽设立了105家企业。

同时,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切实处理好投资强度关、投入产出关、环境保护关三者的关系,着眼未来,摒弃拼资源、拼土地、拼政策等粗放式做法,切实转变招商模式。通过简政放权等措施优化招商引资环境,不断提高外资审批效率、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并建立了千家重点外资企业联系制度;指导各地运用以商招商、中介招商、专题招商、网络招商、园区共建等精准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3年,安徽省各项经贸活动合作成果丰硕,累计签约项目126个、投资额187.9亿美元。其中,落户和到资投资总额过亿美元外资项目15个以上。

“走出去”中推动本土公司国际化。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逐渐成长起来的安徽省企业正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正由大踏步“走出去”向大规模“走进去”迈进。 2013年,皖企出海千帆竞发,对外投资在资源开发、汽车及零部件、建材、新能源、农业、旅游、租赁销售等领域多角突进,企业运用绿地投资、并购、股权投资等多种方式获取研发、品牌、渠道资源更加娴熟。其中,皖企在非洲投资4亿美元,占当年全国对非洲投资的11%;奇瑞巴西汽车工业园、海螺印尼工业园、省农垦津巴布韦农业基地等一批境外经贸园区,成为皖企抱团“走出去”的新型发展平台。如今,越来越多的皖企与世界经济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安徽省也在全球化的格局下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提升“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通道,流通业态健康发展,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安徽商务人秉持远(期)近(期)兼顾的理念,支持名优工业品下乡,鼓励农民消费;推动绿色农产品进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城乡一体、购销互进,流通业态实现了健康发展,城乡消费市场潜力不断释放。

流通主体发展壮大。 2013年,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1419家,总数接近8000家。限上企业实现商品零售额占全省51.5%,高于全国平均1.2个百分点。销售额超10亿元商贸流通企业达150家。合肥华南城、芜湖南翔万商商贸城等27个重点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投资182亿元。合肥、安庆、阜阳、马鞍山、芜湖5市跻身国家物流布局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全面启动。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大型商业网点78个。合肥、芜湖成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2家皖企获评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流通渠道创新发展。启动实施“皖货网上行”,开通淘宝“特色中国·安徽馆”,带动地方产品销售约10亿元。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启动7个县农村商品流通服务体系试点,建成乡镇商贸中心60个、直营店600个、配送中心32个。推进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改造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12个、城市公益性直销菜市场20个、城乡农贸市场108个。鼓励支持蚌埠、阜阳等市开展批发市场划行归市试点、农超对接试点。围绕传统业态新型化、新型业态规模化,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商品批发零售、现代物流领域,加快批发、零售、物流、餐饮、信息和金融等行业发展;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减少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支持发展大众化餐饮,继续开展酒店酒家评级和绿色饭店建设,大力支持民营批发、零售企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资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

民生商务扎实推进。着力打造城市商业集聚圈、15分钟便民消费圈,全年建成放心购物便利店834家、辐射80余万人;早餐网点2000个、日服务60余万人;建成省级家政服务网络平台,培育省级家政龙头企业40个,年服务150余万户家庭;压缩小型屠宰场点172个。运用储备手段有效稳定肉糖市场价格供应,在全国首推省级储备商品公检制度。深入开展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组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开展诚信企业示范创建活动。提升合肥、芜湖两市肉菜追溯体系。加快亳州市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扩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重点推进单位范围,新增市1个、县(区)20个。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促进绿色循环消费。深化安徽知名品牌、旅游商品“五进”活动,指导各地开展促消费主题活动103场,实现销售额650亿元。

三、实现区域大通关、贸易便利化,积极申报自由贸易区

近年来,安徽商务部门着力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强重点区域合作,会同海关、检验检疫、边防和海事等部门,开展便利化服务,实现“属地报关、口岸验放”,贸易通关环境不断优化。

推动区域通关模式改革创新。加强与长三角省市合作,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关模式,实现跨关(检)区申报、审单、验放。创新区域进出口信用管理模式。依托“信用长三角”建设,推进跨地区、跨部门进出口信用管理信息共享,实现信用信息互认。完善口岸物流多式联运体系。推动水水中转、水路联运、铁海联运、空陆联运加快发展,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推进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优化相关监管措施和业务流程,规范物流信息和监管信息格式标准,推动电子口岸信息平台互联和信息共享。

积极申报安徽自由贸易区。设立安徽自贸区既是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国家有关战略布局的迫切需要,又是实施创新驱动、促进产业升级,打造“三个强省”、建设美好安徽的长远之策。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陆沿边开放的历史性机遇,以开放倒逼改革,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推进政府管理体制自我革新,打造中部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

四、优化商务改革开放环境,安徽对外开放活力迸发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离不开发展环境。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优化环境,科学发展的要义之一是保护环境。只有把优化环境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改革才能彰显生机,开放才能充满活力。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法者,天下恒持之器。为保障营商环境长久健康,目前,安徽省所有地市都组建了商务执法队伍,12312举报投诉咨询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肉菜、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药品流通秩序日益规范。牵头开展好电视购物专项整治。深入开展诚信示范企业创建活动。继续推进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工作。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开展商业保理工作试点,出台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办法。多措并举,为实现法制化营商环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优化双向投资环境。强化服务即招商的理念,实施千企联系服务卡制度。健全省、市、县、开发区、企业五位一体联动机制,提升招商需求、客商对接、项目推进、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协同力。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宣传展示安徽省投资环境。搭建高效招商促进平台。完善对外经济合作促进评价体系。跟踪国家投资导向政策,强化财税、金融政策支持。规范企业境外竞争行为。

营造便利化贸易环境。完善全方位摩擦应对机制。强化应对“两反两保”、美国“337”调查等能力。抓好产业安全预警平台建设,开展数据库预警扩容。适时对外提起贸易救济申请,切实维护安徽省出口企业利益。继续加强地方经贸政策“合规性”研究。

实干者兴邦,志高者行远。在全球经济总体低迷、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安徽省商务克服了内需不振、外需不旺的困难,全面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和商务部确定的目标任务,实现了本届政府商务工作的良好开局,汇聚了美好安徽商务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以自身的实干,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居安思危,有备无患。面对大好的形式,安徽商务一班人保持了清醒的认识,面对商务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以锐意改革的勇气、夙夜在公的志气,加快转理念、转方式、转职能、转作风,注重抓主体、抓载体、抓一体、抓具体,以创新的思维突破发展的瓶颈,以改革的汗水培育发展的幸福之花。

行稳者致远,我们相信,安徽商务一定会交出更为傲人的答卷。第八届中博会安徽馆全景图。“双打”活动扎实开展。

“千企百展”——安徽产品走世界活动启动仪式暨第九届安徽进出口商品网上交易会。中博会。安徽名品展。家政服务。

新闻推荐

合肥晴转阴有小雨阴有小雨亳州阴转小雨小雨转

3月11日 3月12日合肥 晴转阴有小雨 9~19℃ 阴有小雨 6~15℃亳州 阴转小雨 8~19℃ 小雨转多云 3~14℃淮北 多云转小雨 7~18℃ 小雨转晴 3~13℃宿州 多云转小雨 7~18℃ 小雨转晴 4~13℃阜阳 阴转小...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攻坚克难 行稳致远——安徽商务工作巡礼)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