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堆旧衣物
旧衣还能穿却当垃圾扔掉
冬天来了,很多市民忙着服装换季,当从商店购置了时尚新款,收拾家中过时的保暖衣物时,又为堆积如山的旧衣服“无处藏身”而发愁。
“虽然现在生活好了,可好多没穿过几次的衣服鞋子扔了十分可惜。”近日,亳州市道德模范张西军老人拨打本报电话感叹道:“希望大家能够不忘勤俭节约的传家宝,而社会或政府也应该设立旧衣物捐赠的场所。”
“我没事喜欢在社区里溜达,垃圾桶附近经常能够看到叠得整整齐齐、洗得干干净净的旧衣服装在塑料袋里。”张西军说,这些衣服很多还是品牌的,只是有点不时髦,就被主人给抛弃了。不难看出,这些扔衣服的人也希望有人能将这些旧衣服捡回家继续利用。
家住市区富荣花园的王敏慧就是这样的一位时尚达人,几乎每周都会为自己和家人添置新衣服,上网淘新款几乎是她每天的“必修课”,一件衣服有时只穿三四次就被搁置一旁,以至于家里5个大衣柜全部满满当当。
“天气变冷之后,我收拾衣柜,整理出几十件不再想穿的衣服,可这些衣服大多都很新,亲朋好友也没人愿意要。”王敏慧说,她觉得扔了可惜,就将这些衣服叠好装进干净的塑料袋,放在垃圾桶附近,“这些衣服都很干净,应该有人会需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像王敏慧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不仅有赶时髦的年轻人,即使老年人,日积月累下来的衣服,也让习惯于省吃俭用的他们发愁。不少人表示,如果政府或者社会能够有固定的场所将这些旧衣服捐赠给需要的人,那该多好。
谁能给旧衣物做“红媒”?
“目前,不仅是市红十字会,即使省城红十字会也不接收旧衣物的捐赠。”市红十字会主任杨铭章说,“没有消毒设备,此外仓储、运输、人力成本都高于旧衣服本身的价值。”另外,旧衣服很难找到受捐者,现在大家一般喜欢接收现金和实用物品等。
红十字会无法给旧衣物找到“新家”,那民政部门又是否能够完成这样一个“任务”?据了解,民政部门前两年曾就一个关于旧衣物的政协提案做过调研,结果究竟如何呢?
市民政局原捐助站站长李新华说,旧衣物捐赠太繁琐,因为市民捐赠的衣服有各种类型,来源复杂,首先需要花费十几万购置消毒机,随后需要人力分拣、晾晒,如果旧衣服特别多,人工和仓储费用将会很高,而且几乎没有灾区定向要旧衣服,给旧衣捐赠带来了重重困难。另外,如果没有消毒设备,直接将旧衣服捐赠出去的话,一旦出现传染病毒后果会很严重,没人能够承担这种后果。
有环保人士称,旧衣服作为垃圾填埋后,其所含的人造纤维残留土壤可长达数百年,污染水和土壤;衣服如被焚烧的话,会释放烟尘,严重损害空气质量。
“希望社区或者社会上的热心人士能够成立旧衣物回收站,在家门口把旧衣服送给需要的家庭,给旧衣服找到新家,让爱心和温暖在更多人中间传递。”了解到旧衣捐赠存在的困境后,张西军说。 记者 汪玉琼
新闻推荐
11月4日,网上一条“公交司机捡到20万归还失主”的消息,在蒙城引起不小的轰动,引发众多网友的点赞。“请你们一定要表扬一下那位开公交车的师傅!”昨天上午,合肥市民沈庆致电...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