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雪花片”切制技艺传承人姜学领
在今年的药博会中医药文化展区,一位老师傅演示了一种名为“白芍雪花片”的中药切制工艺,引来了众多客商的围观和赞赏。只见切药老师傅将七根拇指粗的白芍并成一排放在药铡下,飞快地按动刀柄,瞬间,片片雪白的白芍轻盈地飘落下来。
这位来自民间的高手叫姜学领,是药都“白芍雪花片”切制手艺代表性传承人之一。日前,记者现场见证了姜学领切制“白芍雪花片”的场景,在为其精湛技艺喝彩的同时,也倾听了老人对中药文化传承的见解。
手工切出白芍饮片像雪花
姜学领今年62岁,家在谯城区十九里镇姜屯村。
日前,记者见到姜学领后,只见他迅速地把药铡刀摆放稳当,然后抓起一把白芍整齐地摆放在药铡刀旁边的案板上,接着握住刀柄快速切下去,眨眼的工夫,一片片雪花般的白芍薄片便纷纷飘落在一旁,场面令人惊叹。
停了一会儿,姜学领捧起一把“白芍雪花片”告诉记者,“白芍雪花片”是中药饮片中的上乘之作,备受历代医家和中医堂馆所推崇,被列为珍品,代表着亳州传统中医文化的精髓和深厚内涵。它是亳白芍的纯手工生切片,切出的片形要薄厚匀称,片形一致,边缘完整,切面平滑,薄如纸、轻似雪花,这才能称得上完美。
“一般来讲,至少要先有四五年的练习才能开始切制‘白芍雪花片\’,每次切的时候不能像切常规白芍一样切很多,一次只能切六七根,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切到手。”姜学领把手伸出来,告诉记者,自己的左手就是在切制“白芍雪花片”时受的伤,记者注意到,姜学领的左手食指指尖明显地凹下去一块,他说,当年切药时一不留神把肉切掉了一块。
每年要用坏四把药铡刀
从20多岁开始,姜学领便开始用药铡刀切药,那时村里家家户户都种了白芍,每到白芍收获的季节,他便和家人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地切制白芍饮片。刚开始学习切中药饮片的几年,姜学领只能切出常规的白芍片,厚度适中。
经过勤学苦练,姜学领终于熟练掌握了切雪花片的技巧。40多年里,各地药企慕名向姜学领发出邀请,他曾带着药铡刀奔赴山东、山西、江苏、湖北等地,在各地中药加工厂区里切制中药饮片,其中有不少就是“白芍雪花片”,这是白芍切片里的最高工艺,要求切出的白芍薄如纸,轻如雪,晒干的“白芍雪花片”经风一吹便会像雪花一样飘起来,既是一种中药炮制的工艺,同时也是中药文化的体现。
多年来,姜学领每到一处切制“白芍雪花片”都会引起不少人围观,很多人惊叹这门手艺。
而姜学领每年要换四把药铡刀。他说,切制“白芍雪花片”要细心精准,每天最多只能切出不到50公斤,这比切制正常的白芍片要少一半。每天从早到晚,他都和药铡刀相伴,最长的时候,他曾一天切了10个小时的“白芍雪花片”,虽然很累,但是能得到大家的称赞,作为药都人,带着这门跟中药有关的手艺闯天下感觉很骄傲。
“白芍雪花片”技艺历史悠久
多年来,亳州手工切制白芍饮片都要使用“药铡子”,这个“药铡子”其实就是绑在一个长条板凳上的铡刀,刀身重约七斤半,像个不规则的正方形,切药人要一手握刀柄,一手用力按住一排白芍,然后瞅准位置一刀刀切下去。
据史籍记载,亳白芍的切片加工始于魏晋时期,源于民间,属传统手工工艺,非刀工娴熟者不可为,具有代代相传的习性,带有鲜明的地方传承特征。
姜学领告诉记者,听祖辈们讲,“白芍雪花片”较早流传于原亳县十九里镇姜屯村。清光绪元年,毅军统帅姜桂题(今十九里姜屯人)回乡省亲,看到家乡“花子”(老亳州人称白芍为“花子”)繁盛,甚为高兴。家乡人姜氏比试“花子”切制工艺,将薄如纸、轻似雪的“白芍雪花片”献给姜桂题,姜带回北京晋献给慈禧太后,从此,“白芍雪花片”名声大震。
具有上乘加工切制水平的“白芍雪花片”是纯手工切制,对白芍的性、型、润、切有严格要求。切制成品“薄如纸、洁白剔透、轻似飘雪”,这种切制工艺在清末已经成熟,经过百余年的民间传承,已经成为亳州中药文华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湛工艺为历届药交会专家所称赞。
“雪花片”传统工艺焕发新生
目前,为了不让这一传统的工艺消失,按照政府部门的要求,广印堂药业正在和相关部门一起,发掘保护这种传统工艺,将把亳州最经典的文化传承下去。该公司办公室主任张启岭介绍,姜氏作为“白芍雪花片”技艺传人,加工工艺由姜屯逐渐向涡河沿岸白芍主产区推广。民国时期,姜氏通过姻亲或授徒,又将“白芍雪花片”切制工艺传给亳州城西十八里王氏、城东辛集耿氏。
据《亳州志》载:“明末清初,……随着亳州药业繁荣,中药材的破碎、炮制随之兴盛。在老亳州城内‘花子街\’,集中200多户个体切片户,农村自发组成‘花子班\’受雇于人,从事白芍饮片切制……”新中国成立后,以十九里姜氏、十八里王氏、辛集耿氏为代表的“白芍雪花片”工艺传承进一步发扬光大,创新出白芍“圆片”“斜片”“柳叶片”“雪花片”。
改革开放后,姜氏第六代传人姜学领、姜文云和十八里王氏、辛集耿氏把白芍切制工艺推广普及到谯城区十余个乡镇50余个村,加工户上千家,白芍饮片被评为安徽名牌产品。
今年之所以要在药博会上进行“白芍雪花片”的切制表演,就是为了呼吁人们加强对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的保护意识。
记者 刘景侠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进入11月中旬,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上周,药都的天气虽然晴朗,但气温持续走低。11月16日,记者从市气象部门获悉,本周亳州市的天气依然多云,但温度偏低。 ...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