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亳州晚报社公众微信内容很丰富,不仅有市里的一些重要活动报道,还有很多便民服务的信息,媒体互动板块可以为全市的发展建言献策,自从订阅了这个微信,可以说亳州的大小事再也逃不出我的手掌了。”11月11日一大早,市民李飞峰习惯性地用手指滑动着自己的手机,浏览着最新资讯。
在李飞峰看来,每天用手机上网查看信息成了他生活中的“规定动作”,他也经常用手机上的微信、微博等工具发布生活中的新鲜事、高兴事,与自己的“粉丝”进行互动,在朋友圈里晒幸福。
“像我们这20多岁的年轻人,几乎每人都在使用智能手机,看新闻、联络朋友、购物、打车、转账等很多事情,一部手机全搞定,方便得很。”李飞峰说。
正如李飞峰所言,随着移动媒体的兴起,年轻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已不再局限于常规的报纸、电视、广播等。
“作为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只有进行媒体融合,大胆‘拥抱\’新媒体,创新传播渠道,才能提升舆论引导力。”亳州晚报社新媒体发展中心副主任马明亚说,新媒体中心在做好中国亳州网的同时,适时推出了亳州晚报社公众微信、公众微博,每天第一时间将记者采写的新闻进行发布,提升了信息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马明亚说,报纸有自身的优势和固定的读者,微信、微博、网站等也有各自的优势和一定的用户,身为地方主流媒体,只有将采编人员制作的“新闻产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发布,才能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才能巩固舆论主阵地,提升舆论引导力。
和亳州晚报社一样,亳州广播电视台在做好常规电视新闻报道的同时,在新媒体发展上也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了解,亳州广播电视台的亳州新闻联播、药都时空等栏目,均开通了公众微信、微博等,并开展了“全媒体在行动”活动,要求新闻记者及时将采访的内容发送到新媒体中心,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发布。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电商20000多家,随着亳州市青年电商产业园的成立,药博商城、药通网、淘宝亳州馆等一批线上第三方交易平台的崛起,亳州市电商正抱团发展,势头渐进。”这个署名为“全媒体记者李杨”的快讯,就是该台记者李杨在采访现场发布的消息,并配有手机拍摄的图片。
李杨介绍说,按照台里的要求,每个记者在外出采访时,都要积极编发快讯,用手机传至单位新媒体中心,并在自己的微信、微博等工具上发布,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为活力亳州、美丽亳州、幸福亳州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记者 蒋海涛)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在高速时代华府小区工地事发现场,发现记者在拍摄照片后,工地内多人上前将记者围住,并夺走了记者的相机,强行将内存卡的照片全部删除……昨天,本报刊发此事后,众多...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