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亳州市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非公工委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压紧压实责任,有力有序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
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进一步扩大
亳州市深入开展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两个覆盖”专项行动,坚持组建工作常态化,通过领导包保、工委委员联系、党建指导员指导等组织手段,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多种组建方式,确保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全市新单独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300个,30人以上民办学校、民办医院、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实体性社会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对暂未建立党组织的,亳州市通过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建立群团组织、开展“联帮带”等方式,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
工作队伍进一步发展壮大
亳州市各地年初编制发展党员计划书,通过开展“四培四帮带”活动,坚持“育、招、派、找”并举,突出“四培养”重点目标,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076名,发展党员121名,吸纳党员120余人,派驻党员456名,亮明身份党员89名。坚持“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1445名党组织书记中,有1310名为主要出资人、负责人,党组织书记与经营管理人员交叉任职比例达90%以上。加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对第二期456名党建工作指导员进行了年度考核。坚持党务工作者培训制度,举办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书记、非公企业出资人、社会组织负责人、新生代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党建指导员等培训班42期,培训3816人次。
党组织和党员作用进一步发挥
全市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普遍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以“三有两评”为抓手,积极创建服务型党组织,1424家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制定年度计划书,作出服务承诺的党员8154个,建立志愿服务队1424个,落实“三有两评”活动的占总数96%。“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双比双争”活动不断深化,创评3个省级“双强六好”、“双比双争”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全市评选70个“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35个“双比双争” 社会组织先进党组织。全面实施“双星培育计划”,全市评定5星级党组织50个、4星级党组织200个、3星级党组织480个、1-2星级党组织306个,20名五星级党员服务标兵。
工作保障进一步强化
亳州市建立了横到边纵到底的组织体系,市、县区、省级经济开发区(园区)、产业集群镇配齐配强非公党(工)委领导班子,共配备书记20名、副书记35名、委员110名;落实非公工委直接联系服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机制,健全工委委员联系点制度。全市非公工委直接联系点220家,到联系点调研指导70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1230余件。各地认真落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保障制度,全市设立非公党建专项工作经费360万元。认真落实税前列支、党费返还、预留党费使用等政策支持措施,支持资金100余万元。加强阵地建设,通过开展“五抓五送”活动,补助党组织496家,补助资金120余万元。全市1046个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单独党组织建成固定活动场所。
工作责任进一步压实
各地制定年度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要点,细化分解工作任务,绘制“施工图”,层层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标作战。通过每月通报工作进展“晒图”、季度督查调度“查图”、半年互促互学“考图”、年终调研评估“验图”,逐级传递压力,压实责任。完善工作述职制度,各级工委书记向同级党委述职,县区工委书记向上一级工委述职,工委成员单位向同级工委述职,各级工委书记及成员单位的责任意识不断强化,工作推进更加有力。 (陈显锋 罗麒麟 郭桂荣)
新闻推荐
本报讯6月22日下午,市公安局谯城分局古城派出所民警日常下去采集“一标三实”信息时,“意外”抓获一名吸毒人员。“今年打了多少斤麦?”“豆子可种下去吗?”三夏时节,谯城区乡镇里家家户户收了麦子种...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