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无人机航拍的围堰放水现场李庆亮摄
本报讯 7月8日下午6时20分左右,随着建安隧道河中段围堰一端钢板拔出,因施工被截流半年之多的涡河水缓缓流入隧道上面的河床内,预计半个月左右可恢复水面,这对汛期泄洪意义重大,同时也意味着备受市民关注的建安隧道工程建设过半。
当日下午6时许,记者来到隧道建设施工现场,原本用钢板拦截的围堰区,在一辆大型吊车的配合下,工人们正在将一根根钢板拔出,插入河床底部的每根钢板约12米长。围堰两侧一边是平静的涡河水,一边是河中段主体结构已经施工结束的隧道上方河床,深达近4米。当围堰区一段钢管被拔出,挖土机破土后,一段一米多长的水沟被打开,涡河水顺势缓缓流向围堰区河床。
项目部工程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隧道施工方案,河中暗埋段施工是通过围堰明挖方式,即降低水位后,通过钢板对涡河水进行截流,边坡支护,再进行土方开挖建设,主体工程建好后,进行回填泥土,回水恢复水面。河中段是整个项目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也是保障总工期的关键节点。
如今,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建安隧道河中段一期主体工程已经完成,符合涡河放水的条件。“河水流入围堰区后,项目部技术人员还将对河底隧道主体结构进行安全检测,时刻关注水位、水压,直至围堰区水位与涡河水位相当时,方可将围堰钢板全部拔出,恢复河面,大概需要十多天左右时间。”该负责人表示。
雨季到来,河中段一期围堰回水也是安全度汛所需,与此同时,项目部还执行领导带班制,做好防汛排班,做好雨前、雨中、雨后检查,时刻掌握涡河水位,做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
据了解,建安隧道自去年9月份开建以来,项目部克服施工过程中的涌水、涌沙等诸多难题,工程进展顺利,施工已经过半,现在北岸隧道主体建设即将完成,南岸和建安路隧道因市政管网建设、拆迁工作未完成等原因,暂时还不具备施工条件,如果管网建设和拆迁顺利,预计整个工程将于2018年2月份完工。
围堰放水第一天,亳州晚报全媒体记者赶往现场,通过“亳州头条”手机客户端直播围堰放水这一重要时刻,并将持续十天左右时间发布工程动态,读者可下载“亳州头条”手机客户端观看直播,一起感受建安隧道工程的壮观。
更多围堰放水现场图片和视频请查阅7月9日亳州晚报社公众微信号,或者登录“亳州头条”手机客户端在直播频道观看。(记者 丁静)
新闻推荐
本报微友“我家亳州6595”反映:谯城区半截楼每天都要停几次水,水压很低,热水器无法用,这样已经10多天了。不知道什么原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市城管执法局回复:根据用户反映的问题,市自来水公...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