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烙馍大姐”月入3万走红网络 摊主: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多,挣的都是辛苦钱

来源:亳州新报 2017-09-25 10:44   https://www.yybnet.net/

杜玲将擀好的烙馍放在鏊子上 ▲

“没有想到会成为网红”

近日,网上一个凭借在市场卖手工烙馍月入3万的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并登上新浪微博热搜榜。视频上介绍“烙馍大姐”是亳州人,每天可卖出2000张烙馍,月入3万,可观的收入令不少人发出惊叹。经过走访,记者找到了视频中卖手工烙馍的摊主杜玲,杜玲坦言,收入远远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多,而且挣的都是辛苦钱。

凌晨12点30分,市区新兴路菜市场一片寂静,与白日里的喧闹形成强烈对比,忙碌了一天的小摊贩们早已回家休息。然而,在市场最北侧的一个小屋前却亮起了灯,发出开门的响声。

随着开门声走出的是一个短发女子,也正是网上走红的“烙馍大姐”杜玲,她一天的工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她熟练地支起炉子,摆好案板,把早已和好的面搬出来,将需要使用的工具一一摆好,就开始正式烙烙馍了。

只见和好的面饼在杜玲手中,随着擀面杖上下翻飞 ,然后迅速放在一旁已经烧热的鏊子上,几秒钟后薄软筋道的烙馍就成型了。没一会儿,一旁的筐子里就摞起厚厚一层面饼,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

“没想到我会在网上走红,这只不过是我的日常生活而已。”杜玲说,前段时间有人从摊子旁路过,把她夜间烙烙馍的场景发到了网上,没想到视频迅速在网上走红,她也成了红人,甚至专门有人前来寻找。

“凌晨就开始干活,很辛苦!”

虽然网友都亲切地称呼杜玲为“烙馍大姐”,其实现实生活中的她仅有30多岁。杜玲坦言,在网上走红的日子,并没有影响她的生活,烙烙馍的生活仍一如既往地继续着。

“需要澄清的是,烙烙馍是小本生意,并没有像网上说的那样月入3万。”杜玲说,想要烙出筋道可口的烙馍,上好的面粉是关键,因此她在面粉的选择上都是选择价高质优的,成本非常高。每个月除去成本费和请的工人费用,利润也就在一万元左右,远远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多。

虽然每月一万元的收入在外人看来也相当可观,但其中的辛苦只有杜玲自己知道。为了保障老客户能按时拿到烙馍,无论刮风下雨还是春夏秋冬,即便再困夜里都要开始干活。“冬天还好,三伏天还围着一个火炉子,想想都能感受到有多热。”熬了一夜后的杜玲,有些疲惫地解释道。

苦心经营,只想让孩子过得更好

上午8点,当菜市场开始重新变得繁忙起来,杜玲也终于完成了所有订单,准备关火收摊了。然而忙碌一夜的她,还不能着急休息,需要先把两岁多的小儿子送到幼儿园,等到丈夫回家看守自家开的杯子铺,才能有空去补个觉。

“我爱人平时去打零工,闲的时候就照看我们家的杯子铺,赚点小钱贴补家用。”杜玲说,她一共有两个儿子,大的已经16岁正在读高二,小的才读幼儿园,为了让孩子生活得更好,她和丈夫工作起来都十分辛苦。

杜玲说,她一直认为想要有收获必须有相应的付出,无论收入高低,她都是凭借自己的双手挣得辛苦钱。也希望能做孩子的榜样,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个勤奋的人。

(记者 李锦文 文/图)

新闻推荐

谯城实施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家庭“关爱工程”

本报讯谯城区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家庭“关爱工程”与扶贫开发工作有效衔接,加快推进不符合建档立卡条件的农村低保、五保家庭扶贫政策“全覆盖”和扶贫政策“进城”工作。抓好“四个一”,确...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烙馍大姐”月入3万走红网络 摊主:没有网上传的那么多,挣的都是辛苦钱)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