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汝锋
我一直觉得,整个亳州北关历史街区像是一条船,浮在浩荡的涡河上,也浮在3700年亳州历史文化的水域上。
亳州哪里是座水城?从老子《道德经》里流出来的上善之水,从庄子《南华经》里流淌出来的南冥之水,商汤王祈雨落下来的甘霖之水,姜子牙垂钓的涡河之水……汹涌而来,历经千年不息、万年不枯,驮着明清老街,如驮着一个大大的戏台,古往今来,演绎了多少不同凡响的人间传奇。
花戏楼的旗杆是“老街之舟”的桅杆,连绵的会馆是它的船舱,或笔直或幽深的街道是一块块甲板,南京巷古钱庄是它的油库,摩肩接踵的人群都是这艘船上的游客,游历在时光两岸,睹人情,览风物,知兴替,见盛衰。
从白布大街上下来,走进老街,扑面而来的是浓厚的市井气息,一家挨着一家的店铺,鳞次栉比;一户挨着一户的人家,各自忙着自己的营生,各自编织着自己的幸福。打铜巷里的月光如水,叮叮当当的敲击声,打制的是生活的温情与细腻;爬子巷里的那个孝子,为了目盲的母亲,爬行着求乞,感动四方;翠花街里绣出来的女红,从一个城市卖到另一个城市,蜚声内外;洪济桥这座更楼上的梆子声警醒着每一位小巷深处生活的居民,不知道更楼里的烛火如今是否依然;帽铺街上还有帽子可以买吗,还是仅能拄着拐杖找寻记忆?羊市街的羊咩声肯定和这斑驳的砖瓦一起烟消云散了,城市在扩大,羊咩声逐渐退守到了乡村。
无数次经过老街,花戏楼后院的竹林令人流连,粮坊会馆里的茶香萦绕在鼻尖,从白布大街买一双千层底穿上去旅行,从涡河码头上岸,回到家,亲人当年为我们折的那条柳枝仿佛还没有干。
老街在变,变得不能以街道的名字来判断它的属性,老街越来越老,老到越来越多的人不能讲述一块牌坊的来历。
时光如水,老街一直浸润在不枯的水流里。
也许你还会问:亳州不是江南,哪里有水?很显然,这水,也是万千亳州人瞩目的双眸里流出来的热情泪水,在滚烫的期盼里,在浓郁的乡愁里,在不眠不休的维系里,在与日俱增的守望里,就这么一滴泪,一滴泪,把这片老街托运到越来越多人的视野。
新闻推荐
本报讯网购狂欢节“双十一”刚刚过去,“双十二”又随之而来。实体店也开始借东风,推出促销活动进行揽客。日前,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市区不少商场或超市都推出了“双十二”打折促销活动。在市区各大商场...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