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亳州新闻 > 正文

文化传真·非遗传承人痴心传承二夹弦

来源:安徽日报 2018-08-07 11:2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程兆本报通讯员 戴明 文/图

8月3日,亳州市谯城区梆剧团里,国家一级演员付红伟正在指导学生排练传统剧目《三拉房》。这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0余年来用心表演、痴心传承二夹弦戏曲艺术,让曾在皖北地区流行甚广、家喻户晓,后来一度处于濒危的二夹弦戏,再度焕发出艺术的生机。

二夹弦民间称“大五音”,是曾流行于苏、鲁、豫及皖北一带的地方戏,因伴奏乐器四胡(四弦胡琴)每两根弦夹着一股马尾拉奏而得名。

作为土生土长的亳州人,付红伟从小深受当地戏曲影响。 1980年,她考入亳县二夹弦戏校,开始潜心学习、勤学苦练二夹弦戏,练就了过硬的唱功和做功,她的水袖、甩发、蹉步、跪转、扑跌等技巧,把唱中有舞、文生舞演的演唱技法融入到戏曲表演里。在二夹弦传统舞台戏 《刎经堂》《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三拉房》等剧中,她担纲的主要角色,以清新明快、刚柔相济的演唱风格,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撕绫罗、打茶盅,不如二夹弦哼一哼。 ”亳州百姓曾这样赞美亳州二夹弦。可随着时代的变迁,电影、电视、歌舞等对二夹弦这种地方戏种冲击很大。然而,在亳州戏剧界,因有付红伟这样对地方戏曲艺术“痴情不改”的艺人,让人看到了二夹弦发扬光大的希望。

“二夹弦应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找结合,尝试吸取其他戏剧艺术的精华。这是亳州人爱看的传统戏曲,作为传承人,我要将二夹弦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付红伟说。

新闻推荐

慰问计生特扶家庭

本报讯“谢谢党和政府,谢谢你们!除了特扶金,我们老两口每人每月还能领到1000元生活补助。政府还想着我们老两口!”谯城区牛集...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严打非法采砂2018-08-07 10:05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传真·非遗传承人痴心传承二夹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