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亳州,一直在声音的变奏中不断前行。
每一个经典的城市,都有其所处时代的声音表达。作为一名客居者,我的耳朵见证了亳州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凡演绎。大小建筑工地,轰轰烈烈的挖掘机和脚手架,指挥台上响起的开工哨子,太阳在头顶上威严地移动,天空中寂静飞过的鸽群……拆迁和重建,像在城市上空频繁吹响的起床号和冲锋号,而这种号角在这里演变成了若干新的楼群、新的马路、新的公共设施。在这一过程中,城区的市政建设也由单一的号角演变成了宏大的交响乐。
日复一日地,耳朵里的亳州城在周而复始地奏鸣时代乐章,车轮声、机械的轰鸣、流行音乐以及各种人声组成的市声,这种繁杂的声音里面别有一种铿锵的力度,很像动车车轮奔跑时的音律,很能激发人的想象。我有时想,时代在前进的时候也是有声音的,这种声音伴着光彩、热度、力度,在生活的海洋里全方位地开花。有时我想,对一个心智健康的人而言,城市的所有喧哗不正汇成一支现代摇滚乐吗?
独处时,我不由打量起亳州——一个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我聆听它发出的声音,竟发现其中的独特味道。那些消失的声音已永远消失。“磨菜刀”“补雨伞”“箍桶哟”……这些城乡结合部最熟悉的吆喝声,它隐匿于街头巷尾,带着最本土、最亲切的记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叫卖声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坏冰箱、坏空调修吗?”“有坏手机、坏笔记本修吗?”……21世纪的商业浪潮风起云涌,市区的小街巷又飘荡一种新的吆喝:“收购旧桌椅、老家具、红木家具……”打趣的是,吆喝声中夹杂着南腔北调,听起来就像精彩的小品或相声,是一种原汁原味的艺术享受。
晚春的清晨,我悠闲地步入曹操公园,感觉到这里的声音悄然更换了音色。晨风中,小广场上飘来了优美的舞蹈旋律,退休大妈们在激情的《好日子》中翩翩起舞。晨光抚摸着城市,树上早叫的鸟鸣,卖早点的叫唤声,又像是城市交响曲中突然插入的轻快小调,让我精神随之放松。午后,我聆听了城市诗歌朗诵会,开场的一首《面朝五月,春暖花开》就让人心旷神怡。想来,城市是复杂而和谐的,不同音色的声音组合在一起,是如此的灵动而亲切。
城市在扩展,建筑在拔高,这是发展年代必然发生的景象。像亳州火车站、汽车站、农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它们发出的声音并不一定仅是动人的乐章。亿都商城的敲敲打打声、百大广场的电锯“吱吱”声、亳芜大道的车来车往声、精品商业街的叫卖声……每一种声音,都增加了城市音响的分贝。而这些纷繁的景象,却又掩盖不了城市的休闲品质。在亳州,这座被誉为“常来看一看”的城市,四处流淌着如同葫芦丝一般丝滑悠扬的声音。当你走过一个个茶楼、休闲厅、路边便利店,观察着每一个市民忙碌而祥和的表情,每一个表情都是一个音符,共同汇成了这座休闲之城的淡雅之音。我想,你会立刻就迷上这种声音,并情愿永远停下脚步,沉浸于此。
当我坐着车子在市区观光,一个个养眼的情境在视线中掠过:万达广场、会展中心、城市展览馆、博物馆、体育公园、图书馆、恒大影城……车水马龙的街区,一幢幢崛起的高楼大厦;白昼的生机盎然,黑夜的五彩斑斓;沃尔玛超市,新华书城,健身俱乐部,社区文体中心……我忽然觉得一直埋藏在心底的热爱,以及深刻的幸福感油然而起!
混合多种色彩的声音,记录了亳州成长的历程,也融入了市民复杂的文化情怀。新潮涌动的亳州,她日新月异的发展汇成一首大型交响乐,传扬一曲更新更美更动人的“新亳州颂歌”。
(林文钦)
新闻推荐
近日,谯城区观堂镇中心卫生院公共部门医务人员,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世界肝炎日”宣传教育活动。该院通过发放肝炎防治知识宣...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