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镇油河一处入河排污口。
□本报记者 刘景侠 文/图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环保督查组反馈意见的要求,亳州市积极动员各方力量深入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把好河流“入口关”。
污水蓄水池
为涡河“截污”
8月14日下午,亳州经开区第五管理区张竹园村的涡河岸边,有一个一人多高的深坑,四周竖立着一根根钢筋,数十名工人正在忙着建设专门用来收集污水的污水蓄水池。
“以前村里的污水大多就近排放到了河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亳州市专门规划设计,在这里建设一个污水蓄水池,让污水在这里汇集,然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达标排放。”正在现场指导施工的亳州国祯公司总经理助理高希军介绍说,这个蓄水池8月8日正式开工,8月底建成后可收纳100立方米的污水,可以同时满足附近三个村庄的污水处理需求,服务对象约有1000多户、4000多人。
距离污水蓄水池不远处,工人师傅正在用水泥浇筑用来收集雨水的蓄水池。“雨季,如果雨量太大,雨水经雨水管道流淌不及时,这个水池让雨水在这里稍作积累,然后再逐步流入涡河,既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还可以对雨水尽可能地回收利用。”高希军说,在治理污水的同时,再把天然的雨水充分收集,这样就把水资源保护利用的“功课”做得更扎实了。
入河排污口
成为“拦污口”
城市污水可以通过污水蓄水池中转,再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农村地区,污水该如何处理呢?
在谯城区古城镇油河入河排污口上方,有一个依桥而建的机房,正对着机房的是一块平整的水泥地。古城镇国土资源中心所所长赵宏云介绍,这块水泥地下面便是污水处理池,机房的设备就是为它服务的。
这套污水处理装置叫排污口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日处理污水量可达75吨。污水经管道流入,依次要经过调节池、水解酸化池,然后经过一级、二级接触氧化,最后进入沉淀池。经过这几道环节后,污泥被从污水中分隔开来,被处理后的污水可实现达标排放。而污泥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后可用环卫化粪池清理车抽走处理,从而节省了污泥处理设备投资和处理费用。
“油河这座桥的两端分别装了一套这样的污水处理设备,每套设备可以满足400多户的污水处理需求。每套设备花费13万元,建设起来也很方便,非常适合用于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赵宏云说,这套设备刚刚建成投入使用,是谯城区首个建成投入使用的农村入河排污口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据了解,除了油河以外,谯城区十河镇、牛集镇、城父镇等地也先后开始建设这样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它们将陆续投入使用,服务于村民的污水处理。
把好“入口关”
守护碧水流
自去年8月开始,市水务、环保、住建等部门牵头,动员各方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入河排污口的排查登记工作,在9月底完成了建档和立牌工作后,随即开展了入河排污口整治。
在整治工作中,亳州市由水务部门负责督促入河排污口设置单位提出设置申请,依法进行设置论证和审批;由环保部门完善工、矿企业入河排污口的环评手续,依法发放排污许可证;由住建和城管部门负责,结合实际对市政生活入河排污口实施雨污分流,制定截流计划,对具备截污条件的坚决予以截污。对于城市规划区以外的采取建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或建临时污水收集池、定期清运至污水处理厂等措施进行整治。
目前,亳州市正在对2017年已完成整治的152处入河排污口进行全过程“回头看”,排查登记建档是否到位,设置审批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整治后问题反弹、整改不实等问题。同时,推进2018年103个入河排污口的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整治并申请销号57个,剩余46个入河排污口正在积极整治中。另外,列入2019年整治任务的入河排污口68个,已完成整治11个,剩余57个已全部调整列入2018年整治任务,各县区及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进该项工作,确保2018年年底前完成整治工作任务。
新闻推荐
8月15日下午,走失数日的72岁老人李素真被寻回后送到医院治疗,目前生命体征良好。患有老年性痴呆症的李素真于8月13日上午走...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