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岗,自古有名。相传自谯县到安阳,一路十八岗,魏岗是第一“岗”,名字叫做“虎头岗”,接下来是许昌高阳岗……,这是当年汤王后裔向安阳迁徙 ,一路停留的地方。当时,东方水患成灾,汤王子孙带领族人,一路顺着“高岗之地”,避开洪水,一连迁徙了七次,才在安阳把都城定了下来,史称“盘庚七迁”。老辈相传,经过上百年的迁徙,十几次选址,才终在“西亳”定下国都,商殷坐了几百年江山。
魏岗镇原有寨子,立有四门,原先有两座庙,东门外有火神庙,南门外有关公庙,传说都“灵”得很。
先说火神庙。抗战时期,伪军第三战区司令张岚峰驻军亳州,他任命了一个张集北边的人当魏岗区长,此人姓邵。邵区长上任后,命人把东门外火神庙扒了,把火神爷像扔到大坑半坡上,传说火神爷的头是乌金铸的,砸不烂,在坑底下滚来滚去好几年。有一天,邵区长出去办公,走在坑边,正走之间,一只“官屎克郎”(尖头戴帽,俗称大官)迎面飞来,扑一声,扎入了邵区长的鼻子,当时流了一点血,邵区长把屎壳郎揪掉, 在地上踩死,也没有在意,第二天鼻子肿了起来,起了个通红的大疮,火烧一般地疼。邵区长四处求医,中医西医都看了,也打了德国产的“406”消炎,就是不见好,一天天地溃烂下去,不到一个月,活活地烂死、疼死了。魏岗集上人都说是火神爷报仇,是活报应。
再说关帝庙。关帝庙在南门外,一九三四年中原大战时,冯玉祥、阎锡山一派的第三路军团孙殿英一部,驻防亳州,对抗蒋介石部队。当时,蒋军驻守在魏岗寨内,为了“逃兵反”,大批四外庄农户都逃进了魏岗寨内。孙殿英命令炮兵猛轰魏岗寨,许多农民吓得跪在地上求天,大声呼唤关老爷保命。说来也怪,有几颗炮弹从天上掉到寨子里,把牛蹄甲子都砸脱壳了,牛疼得“哞哞”乱叫,但没有一颗爆炸的,也没有一人伤亡。
孙殿英从早晨打到晌午,也没有攻破南寨门,感到很奇怪,走到前线一看,只见南寨门上站着一个红脸大汉,长胡子随风飘荡——不是关公老爷是谁?急命撤兵,解了魏岗寨之围。
正打得热火朝天,外面突然撤了兵,大家都很奇怪,既然熄了兵火,农户们都牵着牲口,从南门出去往家走。几个老人路过关老爷庙,伸着头一看关老爷像,不禁大惊失色,只见关公爷一头大汗,身上的战袍直往下滴水,显然是出了大力。大家恍然大悟:原来是关老爷出力保护了魏岗寨,吓退了敌兵。
从那之后,关老爷庙的香火更旺了。
关公庙毁于五八年大跃进。
(讲述:刘心意 等)
新闻推荐
罗文辉和工人一起,给兔子添饲料家住谯城区淝河镇的罗文辉,因一场意外失去了左臂,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凭着艰苦奋斗,实现了人...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