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上,我没有找到关于韩琦到亳州任职的记载,但是在元张光祖主编的《言行龟鉴》当中却有关于韩琦在亳州任职时的轶事,元朝去宋不远,当可信。
韩琦是天圣年间进士,官至宰相,与范仲淹并称“韩范”,名重一时。家聚书万余卷,皆经其点校,丹黄粲然,列屋而藏,在安阳故里筑“万籍堂”藏书楼,与欧阳修“六一堂”、司马光“读书堂”齐名,为大臣中藏书最多者之一。封魏国公,谥号“忠献”。
在亳州任职之时,他的二儿子从洛阳来探望他,恰巧亲朋好友当中又有考取功名的,他很高兴,就大摆酒席,把他的手下以及跟他走得比较近的幕僚一起喊来。酒过三巡,韩琦问道:“二子啊,我听说在你的手底下有一些欠妥的判决,是怎么回事儿?”他的二儿子想了一时没能答上来。过了一会儿,韩琦又问了一遍,仍然没能答上来。韩琦勃然大怒,于是推开桌案拿来刑杖,训斥道:“你吃朝廷的俸禄,事无巨细,本应了然于胸,连判案这么大的事情都不清楚,小事就更不用提了。我在千里之外,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无所干预,还能了如指掌,你这样工作,怎么能对得起自己吃下的俸禄!又有何颜面说报效国家!”各位宾客力劝韩琦,这才算罢。其他孩子吓得双腿战栗,惶惶不可终日。
韩琦家法森严,却待人十分宽厚。曾经有个亲戚送给他一只玉盏,说是耕地的人在古墓中所得,玉盏毫无瑕疵,堪称稀世珍宝。韩琦用百两金子感谢他,特别看重这件宝贝。韩琦还特意准备了一桌饭菜,打开了自己的陈年好酒,邀请朋友过来共同欣赏,并用它来斟酒,向在座宾客劝酒。结果一个小吏不小心碰倒了桌子,把玉盏摔得粉碎,在座的客人面面相觑,那个小吏趴在地上等待发落。韩琦却笑着对在座的宾客说:“再好的东西,早晚也都有毁坏的时候。”又对那个小吏说:“你不是故意的,哪有什么罪呢?”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韩琦堪称世范,也正是因为他树立了好家风,因此后代当中多贤士,并且影响深远——韩琦之孙为避北方战乱,南渡琼州海峡移居海南文昌,第24代孙韩教准9岁南下爪哇岛讨生计未果,后过继给美国做生意的舅舅,改名换姓叫宋嘉树,21岁时娶徐光启后裔为妻,育有三女: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新闻推荐
城建集团专题部署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临近年末,建筑业进入工资支付高峰期,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公司和谐稳定,日前,城建集...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