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央广网3月6日刊发了该网记者孙叶、徐鹏、王利采写的全国人大代表、市长杜延安专访文章。
该文分别以“为中医药产业鼓与呼”“亳州中医药产品的‘代言人’”“一份议案寄托希望”为题,报道了杜延安关于亳州全力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举措和建议。杜延安说,亳州有着2700多年的中医药种植、加工、贸易历史,“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有它的历史、文化、地域、产业和传承优势。”他说“亳州有十万药商、百万药农、有全球最大的中药材贸易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杜延安介绍说,亳州一是抓现代中医药的种植,二是抓现代中医药的商贸流通,三是抓现代中医药产业的加工制造。在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上,“我们的目标路径非常清晰,这是一个宏伟的工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
杜延安对传统中医药产品如数家珍,爱之深切。谈话间,他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包内,拿出了两种“不远千里”从亳州带来的药品。“这家药企是从外地引进到亳州的,制作的材料很先进。”一谈到中药材,杜延安很是激动,一下子成了药都亳州的“代言人”。
报道称,这位“代言人”对中药情有独钟,作为人大代表的他此次也带来了《关于支持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的议案。该议案详细介绍了亳州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具体规划和举措。在议案中,他还建议,在全国中医药相关产业布局上,重点向亳州倾斜,支持亳州创建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国家级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中药配方颗粒剂试点区、“互联网+中医医疗”国家试点等。
同时,杜延安建议成立省(部)级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建立省(部)级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体制,支持亳州举办世界中医药论坛、建设国家级中医药研发创新平台,合作筹建中国中医药大学(亳州)等,加快中医药领域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创新团队集聚和培育,使亳州“世界中医药之都”的前景越来越光明。
另外,近日,杜延安还在做客安徽新媒体集团全国两会北京演播室时呼吁,国家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本报记者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进入3月份以来,各志愿团体都在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据统计,亳州市目前注册志愿者人数已达64万...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