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4月13日上午,在谯城区大杨镇聂桥村麦田里,红伟种植专业合作社植保人员正在操作大型自走式宽幅喷杆打药机和无人机,对小麦实施“一喷三防”作业,统一防控小麦赤霉病。“18日的时候可能会有雨,所以我们抓紧晴好天气,争取在18日前完成第一遍喷药。”该合作社理事长聂红伟告诉记者。
记者从市气象局了解到,预计13至17日全市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16日前全市平均气温逐渐回升,最高气温可达25~27℃。18至19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全市将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降雨主要集中在18日,大部分地区有中雨,过程累积雨量8~20毫米。市农技推广中心农艺师吴雪表示,根据天气情况预测,亳州市小麦赤霉病将有大发生趋势,“现在天气特别好,正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最佳时机,要抓紧实施‘一喷三防’,确保粮食增产增收。”
亳州市农业部门还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到田间地头和种粮大户生产基地,积极向广大农户宣传和讲授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全力做好小麦赤霉病防治。4月13日,在谯城区大杨镇防治现场,谯城区农技专家和大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技术人员把周边种粮大户邀请到一起,现场指导小麦赤霉病防治。“根据长势情况来看,小麦抽穗扬花期是防治赤霉病的最佳时期,第一遍防治也是关键时期,见花打药,喷药的时候要用足药量,说明书上指导用量多少要严格遵循;第一次喷药5天后再进行第二次用药;同时,视情况进行第三次喷药防治。”
据悉,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54万公顷,根据长势情况监测,小麦总体长势情况优于往年。针对小麦赤霉病,吴雪表示,“农民朋友不用太担心,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必须立足于防,综合施策。但也不能掉以轻心,赤霉病不可治,一旦错过防治最佳时期,病菌侵入麦穗,不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还影响农户的收入。”因此,广大农民朋友要提前防治,合理选药、科学施药,根据田间病虫发生实际情况,实行总体防治,主治赤霉病,兼治锈病、白粉病、蚜虫等,达到一喷多防。(记者武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昨日从市商务局了解到,根据监测,上周亳州市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整体运行稳定,其中,猪肉、鸡蛋、蔬菜价格同比下...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