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亳州 今日蒙城 今日涡阳 今日利辛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今日亳州 > 正文

产业走出新路 脱贫不负春光

来源:芜湖日报 2020-05-19 00:30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 吕成 邓健

5月,当你来到无为市周家大山林场西侧山脚下的蜀山镇石岗村,就会看到一片紫色的花海,像是精心缝制的地毯铺在山前的田野之间。花丛中几位农人正在辛勤劳作,除草、施肥、检查植株情况,构成一幅秀美静谧的田园风光画卷。

生态种植带来农业新活力

“这一片紫色的作物都是丹参,4月中旬至5月中旬正值花期,但也是田里杂草长得多的时候,为了保证天然无污染我们不能使用除草剂,得聘请人工来除草。”花海的经营者——安徽美晟生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金平向记者介绍道。两年前,石岗村提供土地流转优惠政策鼓励在外经商的村民回乡创业。在合肥经营钢材生意的李金平和妻子回乡考察后决定投资生态种植业。“石岗村环境好,周围没有工业污染,拥有发展种植业的好条件”。

李金平投资400多万元承包了村里4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美国薄壳山核桃。但因为山核桃生长周期长达数年,李金平考虑在田里套种其他中草药和农作物。他专门跑到有药都之称的亳州考察学习,建立合作关系。最终套种了168亩丹参,100亩红薯,50亩油菜。“像丹参这样的作物生长周期短,只有一年左右,而且有活血化瘀等药用功效,可以定向销售给亳州的药企,每亩年产值可达到3—4千元。红薯也可以加工成粉丝等农副产品。这样一方面以‘短’补‘长’,保证经营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帮助村里的贫困户”。

“激发村民内生动力,与政府帮扶形成合力,让农村发展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是我们的工作目标。”石岗村驻村扶贫队队长、党总支第一书记尹峻表示,“乡村经济发展缺思路、缺人才,我们就打造宽松的创业扶贫环境,让人才愿意来到石岗村。我们做好服务,帮创业者解决土地、资金、技术上的困难,企业发展了又能带动贫困户就业,乡村经济就形成良性循环。”

产业扶贫创造乡村新气象

今年71岁的贫困户周帮复,原来靠耕种家里的几亩薄田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在李金平投资种植园之后,他来到园里工作,负责田地的维护。每个月,光这一项就有两千多元的稳定收入,一年收入增加三万元,不仅顺利脱贫,生活不愁了,还能攒下不少钱。周帮复说,现在的生活跟以前相比真是“翻天覆地”。

2014年,石岗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51户438人,到2020年拟脱贫户仅剩下1户1人,这其中产业脱贫发挥了关键作用。2014年,石岗的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为改变这种情况,驻村工作队发挥石岗村无人为污染,农产品品质好的优势,鼓励种植业、养殖业规模化发展,将好品质转化为经济收益。前两年,工作队和村两委又牵头成立了绿色文化农业合作社,将单个农户的农副产品集中销售,打响石岗村的农产品品牌。对口帮扶石岗村的市文旅局利用专业优势,帮助村里的农产品进行文创设计,提升品牌形象,又通过以购代捐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帮助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的顺利推进离不开乡村各项建设的助力。石岗村交通不便,工作队通过争取建设项目和发动企事业单位认捐的方式,帮助村里修好了数公里的村级公路,还完善了村里学生前往学校的道路,解决了上学难问题。“一堂党课”“党支部结对共建”“送文化下乡”“关爱老人志愿服务”等活动的开展,帮助石岗村在乡风文明、环境整治等方面焕然一新。

眼下,村里成片的丹参园吸引了不少游人前来赏花,还有新婚夫妻慕名来拍摄婚纱照。尹峻和李金平又开始谋划拓宽修整园地周边道路,将其与旁边的天井山国家森林公园连接起来。“这样可以将自然风景与生态旅游、民俗风情游相结合,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石岗村,给这里带来更新的发展气象”。

新闻推荐

亳州市大力开展“企业融资服务提升年”行动 1-4月,全市新增贷款166.16亿元

1-4月,全市新增贷款166.16亿元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多警种护航市两会2020-05-15 06:52
评论:(产业走出新路 脱贫不负春光)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