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亳州市制定激励村“两委”干部干事创业八项举措,从素质提升、待遇保障等八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进一步激励村“两委”干部积极干事创业、主动担当作为。
严把选任条件
注重从在村居住的本乡本土高校毕业生、党员退役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村致富能手中培养选拔村党组织书记。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
强化政治激励
各乡镇每2年可选拔1至2名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为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加大从优秀村干部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定向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作为县区委委员、候补委员人选,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村干部作为各级“两代表一委员”人选。
提升能力素质
把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市、县区委组织部每年组织一次全覆盖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3天。鼓励村干部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市、县区财政按照不少于学费总额的80%给予补助。
提高待遇报酬
村“两委”正职按照不低于上一年度所在县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确定基本报酬。充分运用村干部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对当年、连续两年、连续三年考核优秀的村干部,下一年度分别按照不低于10%、15%、20%的比例增加绩效报酬。每年按照不高于20%的比例推荐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下一年度基本报酬享受乡镇副科级领导干部工资待遇。
加大保障力度
为在职在岗、符合条件的村干部统一购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健全村干部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补助制度。乡镇每年安排村干部进行1次常规体检。建立离任村干部生活补助增长机制。对年龄较大、患重大疾病或家庭困难的村干部及离任村干部进行帮扶慰问。
减轻基层负担
建立村级事务准入制度,清理村级无相关依据的工作职责。改进督查检查考核办法,严格控制总量和频次,防止重复扎堆、层层加码,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
选育后备力量
深入实施村干部“青苗计划”,每年遴选一批35周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村级后备干部,确保换届前每村不少于2名。换届新进和届中补配的村干部,原则上从村级后备干部中择优推荐。
关心关爱干部
每年选树20名先进典型,通过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平台,广泛宣传他们干事创业的先进事迹,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严格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对村干部在干事创业中所犯错误认真甄别,符合容错纠错条件的,按规定给予免责或减轻处罚。(何静陈显锋)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天,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以来,亳州市推深做实“服务企业年活动”,强化载体服务功能,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级小微企业...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