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宫陵园内一市民向逝者献上鲜花
不见纸钱飞只闻花草香
又到一年清明时,不少市民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纪念先祖、缅怀亲人。随着亳州市不断推进移风易俗、文明祭扫的理念,越来越多的市民在祭祀过程中选择鲜花、果品代替纸钱、香烛,还有部分市民采用新型的网络祭祀方式表达哀思,文明祭祀理念深入人心。
包装精美的水果篮、花束、绿植……3月28日上午,记者在天堂宫陵园看到,趁着周末前来扫墓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多数市民手捧鲜花或绢花,有的还捧着水果盘,用以缅怀去世的亲人。在祭扫的人流中,见不到所谓的豪华别墅、汽车等纸制祭祀物品,更没有轰鸣刺耳的鞭炮声,肃静的氛围中散发着温馨、有序、文明的气息。
一副写有“绿色殡葬,平安清明”的宣传标语悬挂在公墓的明显位置,入口处还设有检测点,扫墓的市民需要扫安康码、检测体温、佩戴口罩后才能进入陵园。
“我们发现近几年来,市民焚烧香烛纸钱的行为正在逐渐减少,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携带鲜花、果品前来拜祭亲人。”天堂宫陵园负责人刘华斌介绍,为推动市民摒弃香烛纸钱等传统祭祀方式,陵园曾举行过鲜花义卖、云端寄哀思、代写追念卡片的活动,借此向市民传递低碳环保祭祀理念,得到不少市民的支持。
网络寄哀思市民挺认可
“早些年清明祭祀的烟火呛得人不由得流眼泪,这些年烟火味淡了许多,扫墓的环境也好了许多。”市民徐秋华说,在文明祭扫的宣传下,他和家人商议后,决定今年用鲜花、瓜果等缅怀先人。
除了用鲜花代替香烛纸钱祭祀外,网络祭祀等新型祭祀方式也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不少市民寄托哀思的方式之一。
走访中记者发现在亳州市的天堂宫陵园、福寿陵园、烈士陵园公墓等墓地,除了设有无烟祭扫区、便民窗口等服务点,还开展了网上祭扫、远程祭扫、“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项目,为无法到实地祭扫的群众提供献花、植树、擦拭墓碑等服务。
“无论是网上远程祭祀,还是现场祭祀,都是大家祭祀先祖、缅怀亲人的一种方式,都是值得尊重的,我们会根据祭扫者的选择提供服务。”刘华斌介绍,陵园推出了网上祭祀、代理祭祀的服务,是为了帮助在外地无法及时回家的人扫墓,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敬意。
绿色悼先人倡导新风尚
为倡导文明祭扫理念,亳州市发出《清明节文明祭祀倡议》,希望市民缅怀英烈、悼念先人、寄托哀思时,树立文明、环保、安全的祭扫新风尚。
倡议中提出,在祭扫中,希望广大市民能自觉遵守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配合殡葬服务机构采取的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遵守现场祭扫管理规定,持续巩固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自觉抵制焚烧冥币、锡箔元宝等封建迷信殡葬用品行为,提倡通过家庭追思、网络祭扫、踏青遥祭、植树绿化等方式进行祭扫。
广大党员、干部应当带头文明祭奠、低碳祭扫,主动采用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等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集体共祭、网络祭扫等现代追思活动,带领群众逐步从注重实地实物祭扫转移到以精神传承为主上来。
倡议书发出后,受到很多市民的支持。“缅怀亲人贵在情谊,我们应该自觉摒弃不文明的祭扫方式,破除焚烧抛撒纸钱、燃放鞭炮的陈规陋习,让清明祭扫变得绿色、文明。”市民刘岩说。(记者李锦文文/图)
新闻推荐
礼仪教学弘扬传统文化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