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圈忙碌的刘玉海
本报讯走进谯城区十八里镇于集村刘玉海养殖场,看到负责人刘玉海正在打扫牛圈卫生。“养牛就要保持牛舍干净,每天都要清除粪便,消毒,这样可以减少疾病传播。”刘玉海说。
2013年刘玉海从市烟草公司辞职创业。2014年,他东拼西凑借了30万元,流转土地10多亩建起了养牛场。接着又贷款30万元,从东北购进第一批牛。喂了一年后,出售时行情较好,他赚得了养牛的“第一桶金”。
刘玉海努力学习牛病防治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养的牛很少生病。同时,他也很重视防疫,每年花在防疫药品上的钱近万元。
为节省饲料,减少成本,他流转了270亩土地种植小麦、玉米。秸秆用来养牛,做到充分利用。他还建了5个大棚,种植西瓜和草莓。牛粪充分发酵后,制成有机肥用来种植蔬菜,做到粪污资源化科学循环利用。
刘玉海通过养牛自己致富了,还不忘乡邻。农忙时,有许多老年人到他的场子打工,挣个零花钱。村民的秸秆拉到他场子里出售,增加了收入。刘玉海是个热心人,由于口才好,办事公道,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总”,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请他主持,他分文不收。因经常热心为村民办实事,他被村民推举为“邻长”。
谈起乡村振兴,刘玉海说:“希望能有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陈光付记者曾莹莹文/图)
新闻推荐
清退多收电费69万多元 亳州市转供电环节收费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我市转供电环节收费专项整治初见成效
亳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亳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