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涡阳县,有个出名的“傻子”,他叫赵玉富。今年60岁的赵玉富,已坚持48年见义勇为。 12岁那年,涡河发大水,赵玉富看见一个女孩被洪水卷走,他一头扎进大水中,要不是抓住一个桥桩,别说救人,他自己的性命都会赔上。“那个漩涡很大,一个浪头接着一个。那时候不知道啥叫见义勇为,就知道凭良心做事儿。 ”
1973年, 21岁的赵玉富从部队转业到涡阳建筑公司,当上了一名油漆工。每天夜晚,他都会骑着自行车穿行大街小巷,当起了义务治安巡逻员。
1987年腊月的一天,几名流窜的歹徒在涡阳街头滋事,城关公安分局几名民警前去处置,其中一名歹徒突然拔刀向一民警刺去。站在一旁的赵玉富飞起一脚,将歹徒手中的刀踢飞。其他歹徒蜂拥而上,把刀刺向这个“管闲事”的后背。赵玉富忍着剧痛与民警一道将几名歹徒制服,而他却身负重伤。“爱管闲事”的赵玉富,让一些不法分子恨之入骨。 1993年8月31日2点多,巡夜回来的赵玉富刚躺上床不久,就感觉脚头一阵剧痛。他睁眼一看,家中已是一片火海,大火烧到了脚头。这场大火使他的家产付之一炬。经公安部门调查,火灾属人为纵火。不法分子的报复,更激起赵玉富与其作斗争的勇气和决心。
为了提高制止犯罪的技能,赵玉富在苦练擒拿功夫的同时,勤于观察犯罪分子的神态,捕捉各种有价值的线索。长期的积累,使他练就了一副火眼金睛。 1996年6月的一个夜晚,赵玉富发现了一名在逃杀人嫌犯,他一面报警一面跟踪。嫌犯发觉自己被跟踪并认出了赵玉富,手拿砖头躲在暗处,猛地砸向赵玉富,赵玉富被当场砸晕,头上共缝了13针。但他暗下决心,不协助公安部门抓住嫌犯绝不罢休。几天后,嫌犯终于露面,被绑着绷带的赵玉富抓获。
犯罪分子只要撞上赵玉富,很少有逃脱的机会。 2007年3月17日,在抓一名盗贼时,他的左手中指和无名指全被对方掰断,但他依旧紧紧揪着盗贼,直到巡警赶到。仅今年以来,赵玉富自己扭送或协助公安机关抓获的犯罪分子就有60多名,配合公安机关破获盗窃等团伙10多个,制止持刀打架斗殴10多起。
赵玉富的英雄事迹每年都会上演很多次。 2011年一年,赵玉富这个不是警察的见义勇为者,就抓获犯罪分子100多名。
2010年的一天晚上,在涡阳县医院门前,赵玉富碰到4名遭抢劫受伤的外地人,他二话没说就上前帮忙,一直忙了一夜,等到公安赶来处理时,他才悄然离开,事后那些外地人多方打听才找到他。他还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在迪厅门前等闹市区夜间巡逻,发现问题及时报警,与110民警一起制止了多起械斗。比这更小的事就更多了,拾金不昧、送迷路的小孩子回家这样的事情,多年来赵玉富不知道做过多少次,为此人们又送他一个称呼“小巷深处的雷锋”。
赵玉富,几十年如一日,做好事上千件,见义勇为上百次,亲手抓各类犯罪嫌疑人600多名,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500多万元。他长年骑着破自行车巡逻于涡阳的大街小巷,与歹徒作斗争。为此,他被人砍过数十刀,头上缝了60多针,9个手指被烧伤骨折致残,家被歹徒烧光,结发妻子离他而去,他却永不言悔,被人称为“涡阳县的编外警察”。他先后分别被县、市、省授予“见义勇为”先进个人或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多次被评为“安徽省见义勇为”先进个人和入选“中国好人榜”。
年近花甲的赵玉富对见义勇为无怨无悔,他说自己愿意见义勇为到生命最后一刻。
·徐子勤·
新闻推荐
6月10日是全国第11个“安全生产月”集中宣传日,涡阳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宣教、事故、车管民警在该县文化广场设立了以“排查道路隐患、防范交通事故”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宣传咨询台。 苏宁高冉摄...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