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涡阳新闻 > 正文

涡阳发现明代重修天静宫石碑 碑文与县志记载完全一致,老子故里在涡阳再添新证 石芳霞 蒋海涛 韩猛虎 记者 任杰

来源:市场星报 2012-03-30 03:11   https://www.yybnet.net/

近日,涡阳县老子文化建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该县闸北郑店村走访时,发现了一块记载着明代重修涡阳天静宫的残碑。这一发现对研究老子文化提供了又一素材,同时也为证明老子故里在涡阳提供了有力证据。

“身世”坎坷:三十年前被当成普通石头

据了解,涡阳闸北镇郑店村的村民张海琴,现年83岁,在涡阳天静宫南武家河旁居住五十多年,丈夫抗美援朝时牺牲在战场上。丈夫去世以后,她便以在武家河摆渡、捕鱼为生养活全家。三十年前,她的亲戚帮助她从武家河河边拉回了一块“石头”,丢弃在屋旁。

“我天天忙着干活,也没注意这石头上刻的字,一直把它当成一块普通的石头。”张海琴说。

知道“石头”是宝贝后,张海琴老人喊来她儿子郑雨臣以及其他村民,和涡阳县老子文化建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一起,将这块碑石运送到了涡阳东岳庙老子博物馆。

验明“真身”:碑刻与涡阳县志一字不差

据介绍,这块残碑长约120厘米,宽40厘米,厚度约26厘米。残碑上的许多文字已模糊不清,但依稀可辨有“有奇,南居涡水二里”、“与东西汉无异”、“周世传”、“识真人将隐”、“老子在姙(通妊),有星突流”等字样。工作人员称,“南居涡水二里”的大意是,老子的居住地距离涡河很近。

民国十四年《涡阳县志》记载有“明代重修涡阳天静宫方震孺残碑”。据了解,方震孺原是桐城人,后来移家寿州,明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至御史、巡抚,是明朝著名的爱国人士。

研究涡阳历史的81岁老专家杨光看到残碑照片后,立即断定这是方震孺撰写的重修碑。杨光拿出1925年出版的《涡阳县志》,经对照,碑刻与县志记载一字不差。

据了解,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台湾马炳文道长捐资修建涡阳天静宫时,在武家河附近曾发现这块石碑的残角。

意义重大:老子故里在涡阳再添新证

意外发现石碑,涡阳县老子文化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牛家栋激动地说:“对涡阳县来说,石碑的发现是一件大幸事,也是亳州市老子文化建设的一件大幸事,甚至对于我们安徽来说,也是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件大事情。”他认为,这块石碑证明了老子故里在涡阳。

据一直执著于研究老子文化的王振川先生介绍,这次实物的发现是有力证据,对于确定老子故里在涡阳具有重要意义。王振川建议,今后在开发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石碑的收集,为老子故里的考证提供更多的直接证据,“不要小看一块石头,这里是老子故里,一块带有碑文的石头都可能具有很高的价值。”

目前,该碑已由涡阳县老子文化博物馆收藏保管。

新闻推荐

六旬老汉裹着袄子冲入火海 成功救出被困女主人,刚出大门房屋轰然倒塌 曾梅 记者 任杰

星报讯  近日,当得知自己被评为“中国好人”时,涡阳县60岁的孙连帮连称意外。 不久前的一天凌晨,面对邻居家冲天火海,他毅然冲进去,把被困女主人救了出来。跑出来的那一刻,身后的房屋轰然倒塌。 ...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涡阳发现明代重修天静宫石碑 碑文与县志记载完全一致,老子故里在涡阳再添新证 石芳霞 蒋海涛 韩猛虎 记者 任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