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的市经开区 张延林 摄
1月22日,在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大升级开发区内涵提升力度,积极推进省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2月21日下午,沈强在亳州经济开发区调研时指出,要通过两年的努力奋斗,力争把亳州经开区创建成国家级开发区。
“放眼全省乃至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然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发挥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引领产业结构升级、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载体作用。”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许胜说。
周边城市纷纷争创“国字号”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显著特点为“两大三高”,即占城市的GDP总量大,对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贡献大;GDP增长率、合同外资总额增幅、进出口总额增幅等数值均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目前,全国诸多市县竞相争创“国字号”。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我国各个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居于最高地位。”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江许胜说。
江许胜长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他告诉记者,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往往集中力量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创建符合国际水准的投资环境,通过吸收、利用外资,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现代工业结构,成为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的重点区域。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提高服务效率,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吸引较多的投资者加以关注、聚集投资。”市商务局外资外事科负责人江利建表示,从全国范围内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来看,他们拥有一系列共同点。比如,吸引较多的跨国公司驻足落户,研发中心迅速增多,企业科技含量明显提高,企业产业结构明显改善等。
“从现实情况来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各市县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江许胜认为,升级成为“国字号”,已成为各地加快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全国其他省市争相创建“国字号”的时候,安徽省也不例外。截至去年,全国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92家,其中江苏省居首位,共有24个。安徽省有11个,分别为芜湖、合肥、安庆、马鞍山、铜陵、滁州、池州、六安、淮南、宁国、桐城等经济技术开发区。
目前,淮南是皖北唯一一个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城市。蚌埠、淮北、宿州等亳州市周边城市都明确提出了争创国家级经开区的目标。
全省首个“国字号”能量巨大
作为安徽省第一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独特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投资政策、充沛的人才资源等吸引了东芝、富士通、菲亚特等24家世界500强企业和一批著名跨国公司进区投资。
“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现状和效益来看,成绩是可喜的。”亳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专家王艳说。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跃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而在同一年,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为省级开发区。在20余载的时间里,芜湖与亳州都未曾停止发展的脚步,其发展势头均蒸蒸日上。
升级之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把主导产业培植、龙头企业培育、产业链配套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已经形成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家用电器、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目前,该区正在大力培育汽车及高端装备、光伏光电、生物工程、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如今,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集出口加工区、汽车电子产业园、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外贸码头等6个国家级发展平台于一体,正按照产业高端化、招商科学化、城市现代化、管理高效化、社会和谐化的思路,着力打造以高端产业为主体、综合配套功能完备的现代产业新城。”王艳说。
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各项指标飞速增长。以2013年为例,在招商引资方面,该区实际利用内资253.1亿元,同比增长20.3%;实际利用外资5.6亿美元,同比增长12.1%,蝉联全省开发区第1位。去年,该区有83家工业企业产值超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企业有28家。
经济指标飞速增长的背后,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等因素皆是“推手”。去年,该区年度申请发明专利1459件,拥有省级以上研发机构65家。共举办招聘会270场,累计进场招聘企业数1.6万家次。新建安徽理工大学、蚌埠机电技师学员人才合作基地等22个。
“可以看出,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然成为产业集聚、人才集聚、体制机制创新、科技创新的阵地。可以说,经济增长与创建‘国字号\’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作为与亳州对接的兄弟城市,芜湖创建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王艳说。
亳州发展需要强大平台
纵观亳州,目前全市范围内共有6个省级园区,分别为亳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亳芜现代产业园、亳州工业园区、涡阳县工业园区、蒙城经济开发区和利辛工业园区,目前还没有“国字号”。
在江许胜看来,一旦亳州经开区升级成功,将会对亳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首先,提升对外形象。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个平台是一块金字招牌,这块招牌可以极大地提升对外形象,吸引境内外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
其次,促进产业良性分工。升级成功将促进亳州市与周边开发区形成良性的产业分工,促进周边地区产业协调发展。然后,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的若干意见》等文件指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金融、财政、外贸、土地等方面可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
最后,提升工作水平。申报“国字号”将促使我们的发展理念顺应国家级开发区的内在需要,使我们的产业水平达到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要求,使我们的软硬件环境达到国家级开发区的整体水平。
“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内软、硬环境建设无疑将得到更大提升,企业也会有更强大的平台作为依托,这无论是对经开区,还是对企业而言,都将是一个利好消息。”经开区一位企业负责人对争创国家级经开区充满期待。 记者 陈璐
新闻推荐
4月23日下午,涡阳县店集镇组织镇班子成员、站所负责人和村主要负责人到亳州市警示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通过观看“四风之害”教育片和讲解员...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