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8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汪一光到谯城区调研“三夏”工作。
在十八里镇侯桥村,一台台机械正紧张有序地在田里往来穿梭,收割机收割后,打捆机打捆并运出田块,然后播种机播种。看到收割后田里的留茬控制得很好,汪一光很满意。汪一光指出,要做好机械的配套,保证收割后打好捆的秸秆及时运出田块,不影响播种。
十河镇孙大村设立了秸秆收购站,收割后,村民直接把秸秆卖给了收购站,收购站打捆后,卖给河南省的一家秸秆发电厂。由于给秸秆找到了出路,不仅推动了秸秆禁烧工作,而且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汪一光详细了解了相关情况,并给予肯定。
赵桥乡双楼村种植16000多亩小麦,去年实现了没点一把火。在该村,汪一光详细了解情况,“有多少台机械?收割进度如何?”村干部告诉汪一光,共有48台收割机、62台播种机在作业,完全能满足需求,目前已经完成40%的收割。在工作中,该村除了收割、灭茬、播种一体作业外,把重心更多放在播种上,很好地解决了秸秆禁烧的问题。
调研中,汪一光要求,要进一步加大督查调度力度,及时解决“三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秸秆禁烧的宣传力度,抓好重点地区与薄弱环节,采取严格措施,切实把秸秆禁烧工作做好。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为秋季秸秆禁烧打下坚实基础。
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侯化参加调研。(记者 杨文刚)
又讯 6月9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汪一光对涡阳县“三夏”工作进行了调研,要求涡阳县要把秸秆禁烧当做重中之重,机械设备要调配充分,确保粮食收得上来、种得下去、秸秆焚烧禁得住。
汪一光一行先后来到涡阳县陈大镇、涡北街道办事处、龙山镇、石弓镇等地,对小麦收割、秸秆禁烧、夏粮播种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
在涡阳县陈大镇王桥村,汪一光走进已经收割完毕的麦茬地,认真察看麦收控茬灭茬、秸秆打捆离田、板茬直播等情况,并不时蹲下身来,察看土壤墒情和播种情况,叮嘱乡村负责同志要继续积极引导,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大力推广边收边种流水作业模式,不仅确保小麦能够收得上来,更要确保玉米等作物能够种得下去,同时切实抓好秸秆禁烧工作。
孙子富是涡阳县陈大镇孙老家村的种粮大户,今年种植了2800多亩小麦,看到小麦喜获丰收,孙子富笑容满面。汪一光祝贺他粮食丰收,仔细询问他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有没有遇到困难,并探讨如何稳定小麦产量,实现丰产丰收。
在涡北街道秸秆收储点,成捆的秸秆堆积如山,运输车、码放机不停地忙碌着。汪一光认真了解收储点秸秆收储情况,要求当地政府要及时组织好机械人员,及时打捆清运,确保收储点的安全。
调研中,汪一光指出,“三夏”工作中,亳州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到大获全胜之时,决不能掉以轻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责任感,集中精力,打好“三夏”这场硬仗;要加大区域间的机械调配力度,摸清缺口底数,尽快落实到位;要加大秸秆禁烧工作力度,多措并举,确保禁烧工作取得预期成效。
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秘书长侯化参加调研。(张永来 记者 汝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15日,涡阳县陈大镇的群众在灌溉农田。夏收夏种已经接近尾声,由于连日来持续高温天气,部分农田土壤墒情不足,对刚刚播种的玉米等作物出苗带来不利影响。为确...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