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国能蒙城生物电厂正式投产运行。该项目的成功运转不仅可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还可促使蒙城及周边地区的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在燃料收购、储运等方面带动就业胡卫国 摄
优质项目的实施, 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板集电厂投产后,年上缴税费可达6亿元以上,相当于去年利辛财政收入的一半——
省统计局公布的24项主要经济指标显示,上半年,亳州市17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8位,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榜首。
骄人成绩的取得与项目建设密不可分。
今年以来,亳州市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的严峻形势,出台了一系列项目建设实施措施,快速推进一大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项目建设的轨迹,见证了亳州市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谋划发展新作为、奋力赶超的新态势。
7月的一天,记者走进位于利辛县胡集镇的板集电厂,正在紧张施工中的电厂英姿初现,高耸入云的烟囱拔地而起,两个偌大的在建锅炉显现雏形,工人师傅们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不停地忙碌着。
“现在整个工程的土建安装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的是两个锅炉和两个发电机组的安装。”板集电厂总经理助理肖宏介绍。
这个一期工程投资65亿元以上的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建设初衷是什么?
“亳州市煤炭资源探明储量57亿吨,占安徽全省的1/5。但是我们不能单纯卖资源,而是要延伸煤、跨越煤,走煤电一体化、煤化工发展之路,要把大量的煤转化成工业产品,既能合理利用资源,促进资源转化增值;又能节能降耗节约成本,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市发改委重点办主任邵镇表示。
肖宏介绍,板集电厂是坑口电厂,紧临板集煤矿。板集煤矿出产的煤通过一条长约1.8公里的运输皮带,可直接被输送到板集电厂的锅炉燃烧发电,产生的烟雾经过除尘、脱屑、脱琉等处理后安全排放,不会对空气造成任何污染。
“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经过处理后,比喝的纯净水还要干净,没有任何矿物质和杂质,都直接循环利用了,不再向外排放。”肖宏说。
板集电厂工程2014年6月开工,预计2016年6月一号机组建成投产,2016年9月二号机组建成投产。工程建成后,年发电量110亿千瓦·时,实现工业产值38亿元以上。
“这个电厂年需用煤500万吨左右,燃煤主要由板集煤矿供应,不足的部分由附近的刘庄煤矿补充。”肖宏介绍。
肖宏给记者算了一笔帐,依现在的市价计算,每吨煤约500元,500万吨煤能卖到25亿元,变成电能后可多卖13个亿。
“另外,这500万吨的煤如果外卖,从出矿到运输,会对大气、水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汽车外运,会增加地方交通压力,汽车运输过程中要燃油,也要消耗很多能源。如果铁路运输,同样会产生很大的消耗。”肖宏说。
“另外,亳州没有发电厂,现在用电大都是从其他地方调运,在调运的过程中,肯定要产生成本。现在有了这个电厂,可以优先供应亳州全市用电,大大降低用电成本。”肖宏说,并且,板集电厂投产后,年利润可达11亿元以上,年上缴税费6亿元以上,相当于去年利辛财政收入的一半,这对亳州、对利辛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
板集电厂只是亳州市引进的高效益低能耗低污染的优质项目之一。
在亳州市招大引强招商战略布局下,一批亿元以上重大优质项目、高科技项目相继落地开花,这些项目优化着亳州市的产业结构,推动着亳州市“绿色”发展、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让亳州这座千年古城昂首起飞。
科学的推进机制,推动项目建设上演“加速度”
作为涡阳县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段进展顺利。按照计划,该项目年底将正式通车运行——
烈日如火,更为火热的是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段项目建设现场。
“现在路面温度达到140℃,最高时能达到180℃,这种情况下相当于一个鸡蛋放在上面就直接熟了。你看,我现在热得脚根本就站不住。”济祁高速公路路面二标段检测员杨勇对记者说。
为了保证10月底能完成所有工程,济祁高速公路施工方采取加班加点的方式赶工期。“遇到气温特别高的情况,我们采取在下午1点到3点暂停施工等方式避开高温。”济祁高速公路路面二标段负责人曹祝林说。
济祁高速公路路面二标段安全部长刘志郭介绍,针对桑拿天气,项目办除制订了防暑降温应急预案、举行应急演练外,还为施工人员统一配发了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用品,并每天向施工现场运送矿泉水、西瓜,定时给施工人员送去清凉和关爱。
作为涡阳县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段建设进展顺利,工人们冒着酷暑加班加点施工,确保按照计划,于11月底完成所有工程,年底正式通车运行。目前路面水稳基层全部完成,路面附属工程施工基本完成,涡河特大桥计划8月底实现主跨合龙。
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段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得益于亳州市日臻完善的项目建设推进机制。
邵镇介绍,今年6月份,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亳州市重新建立了项目信息报送制度、问题责任清单制度、项目推进联席制度、重大事项调度制度、限时办理制度、催办督办制度等措施,以强化服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每周,各项目主管单位要将项目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报给我们,我们将项目问题和解决办法,以‘问题责任清单方式\’下发市直各职能单位落实推进,并限定办理时间,及时催办督办。对关联度高的重大问题,采取市领导调度和联系会议方式推进,促进问题的快速解决。”邵镇介绍。
“领导包保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14位市领导包保重点项目223个,上半年共开展项目督查调度、调研238次,每月解决问题近百个,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进程。”邵镇说。
良好的推进机制让项目建设上演“加速度”。上半年,全市共实施建设重点项目299个,完成投资228.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48.0%,高于上年同期5.8个百分点。实施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04个、同比增加12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3个;亿元以上在建工业项目94个、同比增加3个,其中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0个。
项目建设高速推进,积蓄亳州未来发展新能量
上半年,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17.3亿元,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总投资12亿元的海创新型建材项目一期正式投产、总投资5亿元的五得利面粉项目全部投产、总投资4亿元的鼎基鞋业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3.6亿元的东昕休闲食品项目正式投产、总投资3.5亿元的蒙城秸秆发电项目正式投产……
从去年开始,亳州市深入开展项目建设“百日攻坚”和“春季会战”活动,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总体顺利,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相继投产。这些项目既是引领增长的生力军,更为亳州长远发展积蓄了新能量。
上半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6.4亿元、同比增长24.7%,高于全省11.2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3位,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06.6亿元、同比增长22.8%,高于全省9.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4位。
在省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24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亳州市有17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8位,13项指标增速居全省前5位,其中,全市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17.3亿元,同比增长12.1%,较去年同期高出4.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4个百分点,增速今年以来一直稳居全省首位,实现了逆势上扬。
今年上半年,十大重点产业得到长足发展,装备制造、汽车、电力等先进制造业同步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发展壮大。1—5月份,全市十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83.92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7%,增长13.58%,拉动规模上工业增长11.73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目前,商杭高铁、亳州机场、板集电厂、珍宝岛药业等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或正在加紧推进,或正在抓紧建设,亳州经济增长的后劲正在持续累积。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项目建设的不断调度催进,在全市形成了抓项目、抓招商的浓厚氛围,为项目建设的持续快速推进注入了不竭动力。”邵镇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从涡阳县公交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将新增一条2号路线,该路线预计9月初投入使用。另外,该公司还对1号路线进行了优化。据了解,...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