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王化斌
品酒之趣,让酒文化发扬传承
走进涡阳县高炉镇你会发现,那里的空气里常年弥漫着淡淡的酒糟香,土生土长于此的王化斌就是在这酒香中长大。从业20多年来,他凭着勤奋努力和特有的天赋,成为中国首届白酒工艺大师。先后被评为国家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级白酒评委、安徽省技术领军人才等。
与酒结缘,出生于酿酒古镇
说到亳州市涡阳县的高炉镇,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便是那里享誉全国的美酒。古镇高炉自古就以“酒乡”著称,高炉的酿酒史可上溯2000多年。出生于高炉镇的王化斌,自小就对白酒历史如数家珍,但从事酒的行业在他看来,纯属“意外”。
“原本高中毕业时报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后来经过调剂,被天津商业大学录取了。”王化斌说,接到通知书才发现被发酵工程专业录取,短暂的诧异后,就感到或许这就是与白酒冥冥之中的缘分。
从刚进入大学对“发酵工程”专业一无所知,到如今全国屈指可数的白酒工艺大师,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年轻人抱着热情进入品酒行业的并不算少,但是最终能够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徽酒集团总工程师王化斌说,因为品酒的工作实在是太枯燥了,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了解到乐趣。
品酒之苦,在于重复与坚持
要想做一名成功的评酒师,考验的可不仅仅是酒量,伴随着王化斌的是一个又一个严格的训练。闻不同芳香的物质是最初级的训练课程,随后是嗅酒中的各种香气,而到品酒阶段时,每天嘴里都要含着一口70度的白酒,并且还能同时感觉酒中其他的味道。
与此同时,王化斌还要学习起糟、上甑、蒸酒、看花、摘酒、摊晾等制曲酿酒技术;不能吃腥、辣等刺激性食物,更不能抽烟,保护并调节好自己的视觉、嗅觉、味觉等感知能力。
“周围的人慢慢被淘汰掉了,可是我还在。”王化斌说,随着训练难度的加大,自己的自信心也不断上升,对评酒这个工作也更加热爱。
王化斌介绍,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已能剖析出白酒香味成分达到上千种,但它们之间质与量的微妙平衡变化,必须由评酒师通过敏锐的感觉器官如眼、鼻、舌去完成,任何精密仪器都无法替代。“眼观色、鼻闻香、口尝味,然后综合鉴定”,成为王化斌每天必经的工作步骤。
除了静心研发,王化斌还经常深入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不断地走访市场。经过无数次的调样、品尝、分析、修改和完善,设计出更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
自从当上评酒师的那天起,王化斌就行走在新产品开发的道路上,成功研发的“高炉家和谐年份酒”被评为“中国名酒典型酒”以及“消费者喜爱的白酒”。个人发表多篇有见解性的论文,并因为在业内的突出表现,被评为中国首届白酒工艺大师。
王化斌说,白酒是我国独有的工艺。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回归传统文化是未来必然的发展方向。作为这项文化的传承人,王化斌用自己的行动见证着青春创业的力量。
记者 李锦文
新闻推荐
彰显活力定格美丽凝聚幸福 恒大杯·“我给‘三个亳州\’留个影”精彩图片选展之十三
冬韵 毕正永 摄幸福时刻 牛友好 摄出甑 王淳杰 摄三藏玩“穿越” 娄延旭 摄精心检测 邱全艺 摄龙腾盛世(涡阳县天静宫庙会) 陈杰 摄为生动展示亳州市经济...
涡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涡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