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政务零距离》现场
□本报记者 陈璐 文/图
“三无”产品横行 怎能叫人放心?
9月23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负责人做客《沟通—政务零距离》。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网民代表等围绕无证经营、传销活动等向该局负责人问政,而市工商局负责人是如何回复的呢?
近年来,通过工商部门的打击,农村市场上傍名牌、过期、“三无”等问题商品日益减少,但还依然存在,除了产品质量让人担忧,经营户的进货渠道也让人捏把汗。
在涡阳县义门镇的一家商店,《沟通》栏目组暗访人员发现了一种“放心粉皮”。这种粉皮摸上去软软的,包装袋内已经凝结了很多水珠。在外包装上,看不到生产日期和地址。问及进货渠道时,商家表示,是别人送货上门的。这样的“三无”产品,一旦食用发生问题,消费者该找谁呢?
在谯城区古井镇张集中学附近有一家商店,营业执照还没有办理,但一直正常营业。暗访人员对店里的多种饮料进行条码扫描后,均显示“未找到该商品”。
在谯城区芦庙镇王楼幼儿园附近,有一个零食摊点。通过条码扫描,暗访组发现大多查不到商品信息。即使能查到信息,也与商品包装上的信息不相符。当暗访人员咨询进货渠道时,摊主表示,是别人送货上门的。当暗访人员问及是否留有票据、凭证时,他表示没有。
实际上,食品流通环节有一个“票证通”制度,也就是食品代理商、批发商在向经营户销售商品的时候,要通过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打印统一格式的电子销货凭证。如果商品质量出现问题,通过该凭证启动倒查机制,能很快查出产品的来龙去脉。
但是,这种制度却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很多商店、超市人员进货的时候,很少有人向批发代理商索要“票证通”,他们甚至表示,没有听说过“票证通”。
增强商户依法经营意识
市工商局副局长铁安说,近几年来,亳州市市场主体数量迅速增加。通过暗访短片,可以了解到市场上依然存在无证经营的情况,也反映出市工商局存在宣传不到位、服务不到位、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今后,该局将加强宣传,增强广大经营者的依法经营意识;改进服务,争取“送证上门”;加强监管,形成“我发证,你发财”的良好氛围。
对暗访短片提到的“三无”产品问题,市工商局局长刘颖说,下线之后,市工商局将会同市食药局等部门,共同查处该问题。
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
●评论
特约评论员王淑娟说,很多个体经营者缺乏自身保护意识,不索要相关票据和凭证。市工商局应该加强培训,让经营者守法经营。
特约评论员王善利说,通过暗访短片,可以了解到市工商局在宣传方面的工作做得还不够。例如,在“票证通”方面,很多经营者不了解、不清楚,甚至没有听说过,希望相关部门今后加大这方面工作的宣传力度。
●回复
产品能治百病?全靠巧嘴忽悠
传销,一直为广大群众深恶痛绝。虽然有关部门一直在打击,但时不时仍有人打着各种幌子在搞传销活动。
近日,《沟通》栏目组接到举报,反映在亳州市魏武广场附近的某小区内,有人从事传销活动。暗访人员实地调查后了解到,该组织通过熟人拉熟人的方式,向下线销售饮水机。该组织并不向陌生人销售饮水机,必须得由“熟人”介绍才可以购买。一台饮水机3900元,购买之后,发展下线,公司会不断地向他们返钱。这个钱,组织成员称之为“广告费”。
为了获得所谓高额的“广告费”,亳州市一位群众投资7万多元,“卖”起了饮水机。“我买了18台,投入7万多元,不断让亲戚、朋友买饮水机,已经返还给我5万多元了。”他说。
说完,他开始向暗访人员“宣传”起饮水机的功效。“降血压、降血糖,管用得很。”他说,自从今年3月份家里装上该公司的饮水机,他的血压、血糖很快下降了。另外,经常饮用饮水机的水,还能根治糖尿病。
传销,是指组织者或经营者通过被发展人员再次发展人员,以发展人员的数量或者销售业绩来计算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缴纳一定费用为条件,获得加入资格,非法牟取利益。根据其事实,这个组织已然是传销组织。
把传销遏制在萌芽状态
市工商局副局长张光辉说,从多年前开始,传销开始出现,不少人深受其害,不少人锒铛入狱。近些年来,亳州市的传销活动整体受到控制,市工商局、市公安局等联合行动,先后打击了多个以化妆品、黑茶等为噱头的传销组织。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范围较小的传销活动“暗流涌动”。对此,市工商局按照“打小、打倒、打苗头”和“听风就是雨”的思路,一旦了解消息,及时调查处理。
“要把传销活动遏制在萌芽状态,否则一旦该组织发展的成员过多,将很难从根本上取缔该组织。”张光辉说,目前,该局已掌握该组织的相关证据,将尽快采取行动。同时,希望全社会人员共同努力,积极举报有关传销的线索。
●评论
学会识别传销的方法
王善利说,传销活动不断变换手法,从“空手套白狼”到有实际物品,从聚集拉人头式传销发展到资本运作和网络传销。传销诈取钱财、害人害己。因此,了解传销的主要骗术很有必要。
传销的基本特征有两个,第一,传销的利润来源不是靠销售产品,而是靠下线入会或者购买产品的费用;第二,传销是以骗人多少、缴纳入门费金额为依据进行计酬和提成。
王淑娟说,广大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应该提高警惕,切勿有“天上掉馅饼”的心态,以免掉入陷阱,对自己和身边的亲人、朋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回复
本是运输企业 怎能改装车辆?
相对来讲,正规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较为可靠,而无证经营、超范围经营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其质量难以保障。在亳州市,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的现象依然存在。
近日,暗访组来到利辛县世纪大道北段的一个厂区,发现大门紧锁。但通过窗户可以看到五六名工人正在忙碌着,原来他们正在加工大型货车的车厢。在满是烟雾和设备的工作环境中,工人们并没有佩戴眼罩、口罩和安全帽。就是这样一个加工厂,他们的工人却说,工厂不仅可以生产大货车车厢,还可以改装车辆。
按照规定,机动车部件的生产以及机动车改装有着严格的技术要求,企业应具有相关资质。在企业的办公室内,暗访人员并没有看到营业执照。从墙上张贴的简介和规章制度上,可以看出这是一家运输公司。对这个疑问,公司的负责人也承认了。
立即开展专项检查活动
市工商局注册局副局长杜林亚说,通过暗访短片可以了解到,目前市工商局做的工作还不够,对市场的监管还不到位。下线之后,市工商局将立即会同相关部门调查处理,查处违法行为。
另外,该局近期将组织开展专项检查活动,坚决取缔不法经营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从源头治理违法行为
●评论
王善利说,汽车改装与百姓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一旦任这些不符合规定的企业肆意发展,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还将危害群众的生命健康。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处罚力度,从源头上进行治理。
新闻推荐
据村里的老人们说,陈明新老人的父亲陈随一就葬在高王庄东侧的这块田地里一条重要线索 “高王庄村”一个多月前,一位来自四川省甘孜藏...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