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 蒙城新闻 涡阳新闻 利辛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亳州市 > 涡阳新闻 > 正文

他们的幸福晚年在此安放 □本报记者 汝平 文/图

来源:亳州新报 2016-03-14 15:17   https://www.yybnet.net/

在涡阳县城东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李振汉老人(左)正在健身器材旁锻炼身体

“这里的生活比在家好”

编者按:当前,亳州发展的脚步已经跨入“十三五”,“十二五”圆满收官。在“十二五”期间,亳州市每年都实施一批民生工程,这些民生工程改善了人民生活,增强了人民福祉,更让人民群众津津乐道。据了解,“十二五”期间,亳州市民生工程共投入资金523.4亿元。从今天起,本报将开辟“激扬新梦想 奋战新开局之探访民生工程”系类报道,展示亳州市“十二五”期间民生工程成果,展望未来“十三五”的民生工程图景。

■走现场

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每个人期待的晚年生活。“十二五”期间,亳州市大力实施养老服务民生工程,持续增加政府投入,加快养老机构建设,并以公建民营、政府补贴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通过“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构建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过上了更有尊严的生活。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王思胜、王汉芝老两口没回老家,他们在涡阳县养老服务示范中心愉快地度过了新年。用王汉芝老人的话说:“这里的生活比在家要好得多。”

91岁的王思胜是涡阳县楚店镇人,身体还算硬朗的他可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老伴王汉芝虽然比他小7岁,但身体状况较差,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王汉芝说,没来养老服务中心之前,她和老伴一直在老家生活。孩子们工作都很忙,没有时间长期照顾他们,便给他们请了保姆。

“现在护理老人的保姆不好找,价格贵不说,有时还不能好好地照顾人,我有时候心里感到特别憋屈。” 王汉芝说,去年7月份,由孩子们出钱,她和老伴住进了涡阳县养老服务示范中心的夫妻房,生活就此安定下来。

“在这里一日三餐都有人做好,饭菜有荤、有素,有米、有面,有汤、有粥,每天都端到面前,吃得可香了。住宿条件也不错,屋里有电视、空调、热水器,每天还有人来给做护理,给洗脸泡脚,还陪我们聊天,在这里生活真舒心。”说起这些,王汉芝老人的脸上乐成了一朵花。

“我们这里是属于公建民营的养老机构,目前入住有失能、半失能老人40名,自理老人43名。我们对所有入住老人实行分区、分类管理,做到24小时全天候服务。”涡阳县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主任杨春介绍,中心还设有康复理疗、休闲娱乐、健身养生等功能区,能够满足老人的生活、休闲、健身等不同需求。

“中心要求护理人员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入住老人,为他们提供细致周到的照料,让老人们感受到家的温暖、生活的美好。入住老人对此都很满意。”杨春表示。

“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

“要不是党和政府的关怀,我压根儿不可能过上现在这么好的生活!”69岁的“五保”老人李振汉激动地说。

近日,在涡阳县城东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些老人在晒着太阳聊天,一些老人在打牌下棋,而李振汉正在健身器材旁锻炼身体,一幅其乐融融的温馨景象。

已在这里住了两年半的李振汉说,他以前在家天天是一个人,饥一顿饱一顿的。冬天的衣服棉被都是旧的,一点儿也不暖和。自从来到这个养老服务中心,他再也没有为吃饭穿衣发愁过。“这里一天三顿饭一顿不少,馍是馍、菜是菜、汤是汤,住宿条件也很好,棉被棉衣都是新的,又轻巧又保暖。”

“在这里吃住都不用花钱,每月还给30块零花钱,生病住院还给报销医药费。真是没想到,我这孤老头子晚年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我打心眼里感谢党和政府。”说起这,李振汉的眼眶有些湿润。

李俊武老人来自涡阳县城东办事处蒙关村,提起在这里的生活也是一脸幸福:“在这里不用做饭、不用刷碗,吃完饭就可以溜达溜达,跟人唠唠嗑,打打牌,比俺村一些有儿有女但儿女不孝顺的老人生活过得还要好。”

“城东街道养老服务中心是公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占地面积20亩,2013年6月份投入使用,现在中心集中供养94位五保老人。”城东街道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刘影介绍,该中心有娱乐室、医务室、洗浴室等功能区,每个房间配备有风扇、电视机、呼叫器等设施。此外,服务中心还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要求他们用心用情为老人服务。

让老人的晚年幸福安放

“‘十二五\’期间,涡阳县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全面建立,基本上满足了城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涡阳县民政局局长徐敬介绍。

五年来,涡阳县的五保供养工作稳步推进,全县新建、扩建敬老院31所,新增床位3336张,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2%,比“十一五”期间增加了1.3倍,较好地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批投资大、规格高、环境优、设施全的社会福利机构。

此外,五保集中供养金标准由2010年的每人每年1940元增加到2015年每人每年396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2010年每人每年1500元增加到2015年每人每年2286元。“十二五”期间较“十一五”期间分散供养标准增加1.5倍;集中供养标准增加2倍。“十二五”期间共发放五保供养资金1.09亿元。

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为现实

■话未来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几千年来普通百姓的美好梦想;保障人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是党和政府作出的庄严承诺。

记者从市民生办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全市新建、改扩建敬老院129所,新增床位1.5万张,五保集中供养能力由35%提高到70.4%,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提高到3960元,比2010年增长79.2%,分散供养标准提高到2286元,比2010年增长60.4%,累计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98亿元。

同时,亳州市建立了特困群体护理补贴制度,对生活半自理的城市“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给予护理补贴;建立了高龄津贴普惠制度,对80岁以上老人发放高龄津贴,惠及高龄老人37.4万人;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登记331.7万人,累计发放养老金7.4亿元,发放标准不断提高,惠及范围不断扩大。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情。

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五年要大力推进共享发展,实现人民福祉新提升。

根据市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未来五年,亳州市将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传承孝道文化,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养老服务产业,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大力推进“医养结合”,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

今年,亳州市将继续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及运行维护、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这两项民生工程。其中,五保供养标准平均提高10%以上。

如果说,“十二五”时期的一组组数据彰显了亳州市五年来养老类民生工程的实施成果。未来五年,随着养老机构的增多、供养标准的提升、服务水平的升级,亳州市城乡更多老人无疑将过上温暖而有尊严的晚年生活。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美好梦想,正在一步步地变为现实。

新闻推荐

男子谎称“白虎压头” 行骗多地

本报讯 以收购旧粮票为幌子与被害人搭讪,谎称被害人家里有“白虎压头”风水不好,需要拿钱消灾,再采取调包的方法窃取钱财。3月23日,犯罪嫌疑人王某被利辛县人民检察院...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两本老子书籍面世2016-03-25 17:16
猜你喜欢:
帮扶调研进农家2016-03-29 15:15
评论:(他们的幸福晚年在此安放 □本报记者 汝平 文/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