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亳州市实施的“五水共治”行动计划中,涡阳县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提高城乡供水能力。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节水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狠抓污水防治,水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统一调度涵闸,雨洪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保供水方面,涡阳县抢抓国家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机遇,加快水源工程建设步伐,疏浚治理了30条大中沟,新建和维修加固涵闸114座,新建电灌站55座,新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79处,扩挖塘坝805面,蓄水、供水能力进一步提高。涡河涡阳枢纽、包河石弓闸、北淝河曹市闸及西淝河高公闸发挥关键控制工程作用,有效配置了四大流域水资源,增强了水资源保障能力,缓解了工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用水压力。
涡阳县把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关键抓手。实行用水总量目标控制,划定用水红线;严格实行取水许可与水资源论证制度,进一步增强取水许可审批的科学性;实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强化宣传,增强用水单位、群众水商品意识和节约意识;加大水政执法力度,部分行业水资源浪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推进取用水监控系统建设,积极推行节水新技术,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显提高;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成效初显。
治污水标本兼治。狠抓工业污染源和污水治理,采取关停并转等硬举措,全县51家工业污染企业做到达标排放,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1%以上。加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东污水处理厂、高炉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运行,义门污水处理厂、闸北污水处理厂正在有序建设。狠抓河流沿线水环境整治,落实“河长”负责制,全面开展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河岸垃圾、粪便污染源清理,水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落实饮用水源地监管责任。
防洪排涝方面。涡阳县把雨洪资源利用作为补给水资源的有效途径,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通过加强河道疏浚工程、涵闸拦蓄工作建设和水资源管理工作,雨洪水资源利用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在不断加强灌排工程建设的同时,把蓄住最后一班水作为防汛工作的重点。建立健全汛期多部门密切合作、联动工作机制,提前研判和预测天气形势,根据县防办的统一指令调度涵闸,确保雨水排得出、留得住,最大限度拦蓄最后一班水。 (记者 汝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4月22日下午,2016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暨市政府安委会第三次全体成员(扩大)会议召开,市委副书记、代市长杜延安出席会议并讲话。今年一季度,...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