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挂牌“新三板”的源和堂药业
□本报记者 汝平 文/图
让农产品加工产业“绿色升级”
涡阳县把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作为“加速崛起,奋力走在皖北振兴前列”的主抓手,制定了发展食品工业、现代中药等产业扶持政策,大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设立亿元产业发展扶持基金,着力推动产业升级优化,实现了增长动力新转换,经济发展新跃升。今年一季度,涡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7亿元,增长8.7%;财政收入4.74亿元,增长13.7%。
涡阳是皖北农业大县,被誉为“全国产粮百强县”、“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国生态示范县”等称号,农产品资源不仅丰富,而且质量很高,农产品加工产业由来已久,优势明显。
“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加工龙头企业,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加工知名品牌,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绿色升级\’。”涡阳县这样决策。
位于涡阳县马店集镇工业园区的安徽正宇面粉有限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近10亿元,今年一季度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50%,市场占有率提高了10%。
“在全国面业市场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正宇面业能够实现销售额和市场份额的双丰收,主要得益于正宇集团的‘绿色发展 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正宇集团董事长曹云宇认为。
“为打造绿色产品,我们从源头种植抓起,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采取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产销合同,采用\‘五统一’的管理办法,即统一选种,统一种植,统一施肥,统一收割,统一收购,确保种植出来的小麦优质高效。”曹云宇介绍,目前,正宇面粉拥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面积32.6万亩。
生产流程中,正宇面业不断进行设备升级,采用PLC电脑自动化控制,引进世界一流的瑞士布勒公司生产的全套配麦、配粉技术工艺设备,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能。在挂面烘干阶段主要采用在全国领先的太阳能集热系统,达到了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绿色环保的目的。
“在制粉和深加工方面,我们高薪聘请国内著名食品专家教授亲自主持配方,研发出绿色研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天下一皖\’各类专用粉和系列挂面及面叶产品。产品一上市深受消费者和经销商的青睐,市场上多次出现供不应求的可喜局面,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曹云宇介绍。
正宇面业是涡阳农产品加工企业“绿色升级”的一个缩影。
当前,涡阳县正大力实施“绿色食品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工程”,在农产品加工方面突出“绿色、安全、健康、养生”的理念,调整优化食品工业发展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扶持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建设来源可溯、流向可追、质量可控、责任可查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培育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绿色食品品牌,加快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特色鲜明的绿色食品产业体系。
涡阳农产品加工产业正在“绿色崛起”之路上砥砺前行。
为中药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低附加值、科技含量不高一直是制约中药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涡阳县积极引导中药企业“调转促”,鼓励企业引进新技术,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企业发展质效。
暮春时节,记者走进了涡阳县安徽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于2012年通过GMP认证,企业主要生产当归、白芍、党参等中药切片。2015年公司产值达到1亿元,纳税210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目前,公司位于涡阳县经开区的新厂区正在建设中。
安徽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居进介绍说,新厂区投用后,将使用智能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和新的包装生产线,这将大大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我们从北京引进了一条智能化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设备,按流水线操作,效率比较高,并且可以有效保存水分,让水分恰好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崔居进介绍,新公司的包装设备是从天津包装设备公司引进的,两台自动流水线的包装设备,比现在包装的速度至少提高5倍以上。
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还加强与高校的产学研对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开发了直接口服饮片、超微粉系列饮片等新产品。
“新厂建成后,我们将增加一个颗粒饮片车间,还有一个直接口服饮片车间,年产量可以达到15000吨以上,年产值可以达到3亿多元。”谈到未来,崔居进充满信心。
在涡阳县义门镇,年销售收入近8亿元、已经挂牌“新三板”的源和堂药业,更是不断加大科研投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企业新开发的藏红花和灵芝孢子粉等系列产品,占领饮片高端市场,吹响了向大健康产业进军的号角。目前,源和堂药业新厂区已基本建设就绪,设置了三条国内领先的中药饮片自动化生产线,该生产线同时具有的自动化生产和近红外线监测技术,为国内首家。
“涡阳县将充分利用亳州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药材种植基地规范化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现代中药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到‘十三五\’末,现代中药产值要达到100亿元,到2025年要达到200亿元。”涡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孙晋生表示,目前涡阳正在抓紧制定《加快涡阳县现代中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促进涡阳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腾笼换鸟”
“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强,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实现涡阳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途径。”涡阳县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位于涡阳经开区的安徽创酷通讯就是涡阳县引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之一。目前,创酷通讯厂区正在加速建设当中。
“创酷通讯厂区以前是华华印业。华华印业2012年9月因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2015年1月,涡阳经济开发区成立后,采取‘资产评估、债务清算、重新招商\’的思路,引进了创酷通讯项目,对华华印业进行清理盘活。”涡阳经开区规划建设局负责人刘军介绍。
“创酷通讯项目由深圳创维无线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占地200亩,计划投资5.5亿元,试生产期间每月可生产手机30万部,全部达产后,每年可生产手机600万部,出口创汇30亿元,解决400人就业问题。”安徽创酷通讯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涡阳县,像华华印业一样被战略性新兴产业清理盘活的‘僵尸企业\’还有不少。”刘军介绍。
2015年,涡阳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14.6亿元,增长30%。引进了创酷通讯、恒明新材料、修正健康饮品等一批投资亿元以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了低效闲置用地和僵尸企业盘活整顿力度,盘活企业8家,清退僵尸企业6家,收回闲置土地1020亩。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涡阳县工业振兴计划的重中之重。涡阳县正着力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工程,设立亿元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围绕“中国制造202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新,通过延伸产业链条、拓展规模优势、提升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积极引导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加速集聚,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电子信息领域,涡阳县积极发展电子元器件、绿色照明、通信等电子产品制造业。在新能源领域,依托风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新能源项目集聚优势,整合全县风、光、农、水、房等资源,集中开发建设,促进风电、光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为涡阳经济转型发展增添新动能。
“调转促”让涡阳“经济总量扩大、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人均指标前移”的目标渐行渐近。今年一季度,涡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7亿元,增长8.7%;财政收入4.74亿元,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22.2亿元,增长13.1%;规模工业增加值16.3亿元,增长10.6%。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路修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村里很多人都买车了。”涡阳县单集林场五爱村村民刘恒建抱着孙子不无骄傲地说。“以前路不通时,东西运不出去,有的都烂在地里,就是...
涡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涡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