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内优美的绿化让人赏心悦目
一些市民正在河边垂钓
由于是塌陷区,原有的一些树木一半躯体浸入水中
市民休闲游玩好去处
在涡阳县城的北部,有一片美丽的湿地。与大多数天然湿地不同,这里是一个以采煤塌陷形成的湿地为主体的国家湿地公园。记者了解到,未来,这里将和老子春秋影视城及老子文化生态园整合为一体,成为生态、文化、旅游的胜地。
7月11日,记者来到涡阳道源国家湿地公园,这里位于涡阳县城的北部。走进公园内,空气中散发着泥土的清香。丰茂的植被、飞翔的鸟儿、干净的水面映入眼帘。由于之前是塌陷区的原因,原有的一些树木现在有一半的“身体”浸入水中,露出树顶一部分枝干,显得别有一番风味。
从公园的正门进入,顺着一条长长的“水上之路”可以直接通往涡阳天静宫。而这一路上可以欣赏到湿地公园内的大部分景色。在现场,已经有许多市民在此处游玩。一些人骑着单车踏青,一些人静坐在水边拿着鱼竿正在垂钓,还有一些摄影爱好者正在使用相机拍摄照片。
今年68岁的李大爷最喜欢钓鱼,家住在涡阳县西关的他,骑着电动车大概十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来到湿地公园。他表示,只要天气好,他便会约上附近的邻居一起来到这里钓鱼。“这里是涡河、武家河交汇的地方,有许多鱼类,每次我来钓鱼,都会有很多收获。”他一边说着一边将钓线放入水中。
湿地因采煤塌陷区形成
据了解,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涡阳县城北部涡河与武家河交汇处,东至202省道、西至规划中的外环西路,南至西关街,北至圣母路,总面积849.12公顷,湿地率50.1%。
该公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的工作人员黄国栋介绍,这里主要是煤矿开采导致塌陷而形成的湿地,结合涡河、武家河的河流湿地,以及草本沼泽湿地、库塘等人工湿地交互镶嵌的特殊复合湿地类型。
“湿地公园以良好生态环境和多样化湿地景观资源为基础。在涡阳的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中,湿地面积达425.70公顷,湿地类型以天然湿地为主,其中天然湿地包括涡河、武家河和塌陷区湿地内的湖泊及塌陷区湖泊边缘的草本沼泽,面积400.9公顷。”黄国栋说,人工湿地面积较少,面积24.8公顷,多为现有村庄内的库塘和为输水而建造的人工河流包括灌溉为目的的沟渠。
湿地公园可缓解汛期洪水
黄国栋告诉记者,湿地内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是皖北地区脊椎动物最为集中分布地之一。水生维管植物共19科30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5种,省重点保护动物13种。另外,两栖爬行动物15种,鱼类29种,兽类11种。生态系统组成完整,功能完善,是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美好天堂。
由于湿地公园的地势西高东低,涡北煤矿的不断开采,地面持续下陷面积逐年扩大,部分村庄和农田将变成湖泊和低洼地,形成大面积水域。据煤矿开采的范围数据等分析,塌陷还没达到稳沉,湿地范围和面积仍将继续增加。
“湿地公园范围内湖泊相连、沟壑纵横,水域面积大,湿地公园的河流进水主要来自涡河,其次是武家河。”黄国栋透露,道源湿地可调蓄水量为13050000立方米,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涡河汛期洪水对当地的威胁。
不仅如此,未来,湿地公园建设将完整的记录和展示平原煤矿沉陷区生态系统演替的过程,对研究我国煤矿沉陷生态恢复和演替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未来,道源国家湿地公园、老子春秋影视城和老子文化生态园整合为一体,将成为生态、文化、旅游的胜地。
(记者 刘心珠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3日,涡阳县检察院成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该工作站在县检察院领导下开展工作,同时接受县法律援助中心的业务指导,主要职责是接待群众有关...
涡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涡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