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崇州新闻 > 正文

依托生态优势 贯穿群众观念生态建设让崇州市民享福了(二)

来源:今日崇州 2013-10-25 15:44   https://www.yybnet.net/

余花龙门子风景怡人袁建摄工厂排污设施正常运转刘朝伟摄抓好创建难点  直面群众关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广大群众对环保问题极为关注,环境整治的呼声也随之日益高涨。为巩固和深化创建成果,崇州市各部门攻坚克难,始终把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摆在首要位置,积极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合力构建生态建设和环保工作大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开展农村生态人居环境建设。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入手,深化“七乱”治理,消除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盲点死角,全面提升农村环境水平;加大污水收集处理、垃圾收运、河道清淤、绿化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现全市25个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和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积极实施“全域灌溉”工程,2012年整治各类渠道52公里,修复和新建堤防9.2公里。 

同时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农村散户和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活污水治理,加大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

作力度,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减轻不合理施肥和水土流失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推行畜禽生态养殖、畜禽粪便资源化综合利用,严格对禁养区内各类畜禽养殖场实行“关、停、迁”。2012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9%,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 

大力实施农村沼气工程。2010年——2012年,全市投资547万元完成1560户户用沼气池建设,投资397万元完成养殖场沼气工程5250立方米;加大改水、改厕力度,逐步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提高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在全市农村推广使用清洁能源,2012年农村生活用清洁能源比例达94%,全面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加快生态细胞工程建设。以创建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家园为载体,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村庄改造、产业培育和林盘整治有机融合,促进农村生产方式、生活环境和生态面貌同步升级。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个乡镇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15个乡镇通过国家级生态乡镇考核验收,并由省环保厅报送国家环保部命名;建成4个省级生态村、221个成都市级生态村、454个成都市级生态家园、6个省级生态小区、3个成都市级生态小区。

强化总量减排  快处突发事件

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要求,崇州市把总量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多措并举、落实责任,扎实推进总量减排工作,圆满完成了各年度总量减排目标任务。 

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淘汰单位能耗高、排放强度大、技术落后的产能,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提高污水收集处理率;继续推进小流域和农村畜禽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强化对工业企业污染防治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崇州市总量减排工作受到成都市表彰。 

以保障群众健康和严守环境安全底线为目标,采取积极防范环境风险的应急管理措施,快速有效处置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确保了全市环境安全。以保障民生服务群众为出发点,在全市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专项行动,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方式,对全市饮用水源地、制革、造纸、铅酸蓄电池、化工等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依法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加大对“一区一轴三走廊六节点”发展布局重点区域内重点企业的环境监管,依法查处未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违法行为,消除环境安全隐患。 

此外,为突出“务实、真诚、满意”三大主题,市环保局把环境信访案件处理作为为民服务、为民解忧、树立环保形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认真、及时处理各类环境污染投诉,并在全省18个地震重灾区(市)县中率先实现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双达标”,使崇州一跃成为地震灾区中第一个通过省级生态市验收的区(市)县,为创建国家生态市夯实了基础。

顺应群众期盼  提高幸福指数

经过近4年的探索实践,崇州市逐步建立了一套科学管理体系和高效工作机制,谱写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新篇章。 

通过生态市建设,崇州市城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环境承载能力不断增强,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逐渐展现出“城景相融、田园相连、山水相依”的新型城乡形态,城镇特色品位更加鲜明。城乡环境质量在“十一五”基础上明显好转,主要河流水质、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等各项环境指标全面达标,鞍子河自然保护区通过了晋升国家级的评审。市政府被省政府评为“四川省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先进集体”。 

通过生态市建设,崇州市社会各界更加关注对生态环(市)县境的建设和保护,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参与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安全、杜绝人为破坏、建设美好家园”已经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全面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全市能耗、污染物排放强度不断降低,生态工业步入良性循环,生态工业产业链初步形成。各级各部门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以灾后重建为契机,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统筹城乡发展,大力开展生态乡镇、生态小区建设,全面改善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城乡环境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居民幸福指数大幅提高。 

(市环保局供稿)

新闻推荐

电视剧《大波》在元通开拍

拍摄场景周明虎摄本刊讯10月23日,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四川省委宣传部和成都市文联共同推出的电视剧《大波》在崇州市元通镇夏家茶馆开拍。据悉,这部长达30集的电视剧,有一半剧集将在崇州市元通...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依托生态优势 贯穿群众观念生态建设让崇州市民享福了(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