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一角踩着地暖,享受着空气净化器,喝着纯净水,时时还可悠闲地听听音乐,这样高品质的生活多少令人羡慕。可如果告诉你这是一个养猪场你会相信吗?这就是隆兴镇黎坝种养循环合作农场,采用的是“生态猪养殖+沼气化处理+有机粮油种植”循环生产经营模式。
高标准养出生态猪
优美的音乐响起,猪儿有的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欣赏,有的徜徉猪栏悠闲地踱着步子,有的干脆躺着呼呼大睡。“猪儿肯长、肯睡,让它们听音乐是起了作用的。”猪场工作人员说。原来,舒缓优雅的音乐声能对生猪起到一定的安抚作用,增加猪崽的安全感,缓解它们的紧张情绪,帮助它们吃得更好睡得更香,也就长得更快更好了。而且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生猪,肉质要更鲜美一些。
除了在猪场里放音乐,猪舍里空气交换扇、地暖、消毒设施一应俱全。这里卫生条件要求非常高,保持猪舍干净,保持空气流通,场内不能有明显异味,定期为生猪冲澡,定期进行消毒是硬性标准。养猪场铺设的地暖设备,冬暖夏凉,非常有利生猪的健康生长。同时猪场配备了无害化水处理设施,采用矿泉水处理系统,对深井水进行过滤、净化和消毒处理,达到了饮用水的标准。
目前,农场标准化养殖场有圈舍600平方米,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室等工作用房200平方米,沼气池、储液池各300立方米。黎坝村党支部书记宁致全告诉记者:“这些设施都是为了创造一个生猪健康成长的有利环境。”通过营造健康养殖环境,采用健康养殖技术,实现生猪生态化养殖,现在合作农场可实现年出栏生态猪1200头。
种养“循环”出高效益
黎坝种养循环合作农场位于崇州市十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项目示范区,是由隆兴镇黎坝土地股份合作社于今年四月集资新建的。
在养殖场里铺着一些管道,这些管道一直延伸到猪场外的田地里。“这些管道是沼液输送管道。”宁致全介绍说。管道将沼液输送到田边的储液池里,再用来肥地。利用养猪场里排出的猪粪便,农场采用“干湿分离、雨污分流”的方式,将干粪用于生产有机肥,污水经沼气池厌氧发酵、储液池暴氧处理后,经沼液管网输送到田间储液池,还田利用,而发酵产生的沼气可作生活能源,整个过程实现了“零排放”。农场里铺设的沼液输送管网约2000余米,建有田间储液池12个,共360立方米。农场在十万亩高产稳产粮食示范区里配套农业种植400亩左右。
通过这种“循环”的生产模式,农场除了每年能出栏1200头生态猪外,还能生产有机粮油320吨,减少使用碳铵、复合肥等化学肥料20吨,年可实现经济效益200万元。
(刘瑞宇王佑涵)
新闻推荐
根据《崇州市2012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的有关规定,崇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拟对崇州市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2014-2015年度公务用车定点加油(第二次)采购项目进行竞争性...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