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高翔作政府工作报告
■本版组稿刘朝伟
数据2013
预计,2013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地方财政收入27.33亿元,增长39.5%,其中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1.15亿元,增长23.5%;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76亿元,增长14.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亿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071元,分别增长11.5%、16%。
荣誉2013
成功创建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先进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和四川省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市、四川省旅游标准化示范市,成功举办了崇州市第三届运动会。
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力争全年完成工业投资5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亿元,同比增长20%。
◎力争全市土地入社面积超过20万亩,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58%;力争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18%以上。
◎完成元通古镇国家AAA级景区创建、启动白塔湖景区创建国家AAA级景区工作,办好第二届国际自驾赏花节。力争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以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紧盯计算机、电子元器件、航空航天电子产品制造等重点领域,努力引进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高起点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着力推进捷普、南平铝业二期、意德电子等一批企业投产达产,抓好大数据产业园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家具、装饰装修材料、制鞋制革等传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向研发设计、先进制造等产业链和价值链高端延伸。
积极推动经开区争创国家级专业园区,积极申报“四川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切实抓好经开区220千伏等一批电力基础设施促建工作,力争完成隆兴至武侯220千伏线路园区段迁改工程。盘活园区内闲置低效土地和厂房,积极向上争取用气指标和工业用地指标。
提升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巩固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力争全市农业增加值增长4%以上。进一步完善“1+4”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和质量,抓好农村金融服务、新型农民培训、社会化服务。
深入推进10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区、“一线一品”和“成新蒲”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带三江段建设,培养示范区内乡镇“一乡一品”,大力发展桤泉有机蔬菜、隆兴优质大米等特色品牌。
加快蔬果动漫休闲度假区建设,着力打造柏萃、盘古、皓丰等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构建“三位一体”、“四态融合”的特色乡村旅游样板区。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启动城区重点区域标准化市场和临时便民市场建设,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区连锁超市。加快“三大新城”商贸流通项目建设,协调做好家乐福超市、永辉超市等大型商场的促建开业,构建现代服务业新格局。
加快建设羊马——明湖商务区——大划生产服务配套走廊和白马金岸——时代春天——唐人街——蔡家碾生活服务配套走廊,促进产城一体、融合发展。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大力推进普洛斯物流项目建设,力争崇州物流产业纳入成都新一轮中国西部物流中心建设规划。
加快高端旅游业发展,完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规划编制,启动街子、三郎、重庆路区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工作,力争“鸾凤青城”国际道养度假区、圣沅国际颐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推进街子景区“四态”提升和智慧景区建设,加快三郎基础设施建设和征地拆迁,做好文旅产业重大项目的包装和跟踪服务,全力打造龙门山高端旅游“引爆点”。
深化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全市空间划分为城市功能核心区、现代农业集聚区、山地旅游发展区、生态涵养保护区“四大功能区”。
◎启动南部新城7条主干道路建设。
◎完成14个农用地整理项目,新建新村聚居点45个、新农村综合体40个。
一是确定空间功能分区。城市功能核心区,重点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集聚区,主要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山地旅游发展区,主要发展旅游产业;生态涵养保护区,主要承担生态保护、水源涵养、自然修复等功能。
二是加快“三大新城”建设。大力推进南部新城建设,加快向荣街片区旧城改造和世纪大道南段道路改造,打通崇庆南路、蜀南街等断头道路;启动南部新城7条主干道路建设,抓好成蒲快铁崇州站片区、白碾村片区整体包装打造。
加快滨江新城规划设计,尽快完成滨江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先期包装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开发建设,打造滨江新城亲水宜居品牌。
加快推进羊马新城建设,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促建工作。
三是加快小城市、特色镇建设和一般场镇改造。加快街子镇小城市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服务、完善基础设施。积极推进白头、桤泉2个特色镇示范建设,积极探索整镇推进新型城镇化。继续实施道明等6个一般场镇改造,高水平规划包装场镇改造项目,力争年内全面完成一般场镇改造工作。
四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完善白头镇五星村、桤泉镇群安村村规划,启动桤泉镇千功村、隆兴镇黎坝村等规划;注重历史文脉传承,加强川西民居优质林盘保护。加快成温邛快速通道大划、江源、集贤安置点和五星村安置点建设,完成14个农用地整理项目,新建新村聚居点45个、新农村综合体40个。推进产村相融发展,积极探索新型农业生产和合作模式,着力引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农村人口就业“就地转化”。
2014年全市经济工作
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继续抓好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和市委工作会的总体部署,坚持“稳中快进、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工作基调,深入实施“七大行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提升“产业新城、品质崇州”建设水平。
2014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
新闻推荐
乐奉祥拿到等级证书了1月8日,《四川农村日报》头版头条刊载了崇州市的首创:率先对农业职业经理人进行等级评定,并凭评定的等级资格证书,职业经理人可以申请到10万——30万元的贷款。本刊讯一...
崇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崇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