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崇州市委副书记杨火清
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向纵深推进、取得重要成果的关键时刻,10月9日,成都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理论研讨会召开。崇州市市委副书记杨火清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回顾总结崇州市践行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的经验做法,全面展示了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丰硕成果,引起了强烈反响。《成都日报》10月10日第6版以《崇州市构建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路径探索》为题刊登了杨火清的发言,本刊予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目前,教育实践活动正处在收尾的关键阶段。回顾前一阶段的工作,我们深切感到,始终紧扣活动主题、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作风建设,着力构建为民服务长效机制是崇州取得阶段性成绩的保障,也是下一步实现更高目标的崭新起点。坚持领导带头,沉身实干立信。
带头问需于民。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之所以解决不力,源于党员干部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直面这一问题,崇州市25名市级领导干部建立联系点50个,带头深入村组农户、车间班组、信访大厅,广泛了解群众诉求,多方倾听群众呼声,以实际行动把满足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切实做到问需于民。
带头问计于民。“干部使劲干,群众一边看”问题之所以产生,源于党员干部没有从方法上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在全市25个乡镇(街道)推行社会协商,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两次、市级领导参加的群众坝坝会30余次,向社会各界广纳良策,切实做到问计于民。
带头问效于民。“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之所以存在,源于党员干部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深挖思想根源,我们通过领导干部带头在媒体上公开“晒学”、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整改措施、群众测评、服务对象测评等多种形式,把评判权交给群众,切实做到问效于民。坚持问题导向,立说立行践信。
切实解决“四风”顽症。针对“四风”问题易于反弹的顽固性,我们结合崇州实际,及时查处各种违规违纪行为,让每一个顶风违纪者付出代价,始终保持反“四风”的高压态势。
切实解决民生问题。在落实好成都市207项十大民生工程的基础上,通过网络调查、市长信箱、热线电话等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确定了崇州市的22件民生实事。
切实解决信访突出问题。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突出问题,全面落实“四定四包”工作机制,重点解决省委巡视组、省市委督导组交办的信访案件。
坚持标本兼治,建章立制守信。
坚持全员参与,建立群众需求侦测机制。针对基层普遍存在的“熟人政治”“圈子文化”等不良习俗和服务供需不对称问题,我们结合“走基层”活动,按照网格划分办法,全市99个活动单位近6000名干部,与67万群众、900余家企业结对交友,实现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
坚持分层分类,建立零距离服务群众机制。针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为民服务不落地等“最后一公里”问题,活动中,我们把“双报到”与“结对子·送服务”“天使与百姓心连心”等党员义工日主题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新闻推荐
本刊讯崇州市10月16日召开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市委书记、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组长赵浩宇要求,依法治市工作要先行一步,做出特色,形成亮点。会议组织学习了省委书记王东明在接受...
崇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崇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