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置区栽上新绿
王玉芬和她的楼上菜园年度目标:新建社会主义农村绿色家园3个
目标完成情况:完成绿色家园建设1个,带动绿色家园建设2个
牵头单位:市林业和旅游发展局
今年,崇州市将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列入民生工程,截至目前已建成一个,即白头镇天竺社区农民集中安置区,同时带动了两个农民安置区的绿色家园建设,分别为三郎镇欢喜村集中安置区和三郎镇九龙集中安置区。10月20日,崇州市绿色家园建设顺利通过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的检查验收。
深秋季节,在白头镇天竺社区农民集中安置区,新栽种的一颗颗桂花树已扎下根,深绿色的树叶显现出滋润的颜色,展现出勃勃生机。
“你看,种下一棵树,换来了小区一片绿哇。”作为天竺安置区绿色家园建设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市林业和旅游发展局科技造林与产业发展科负责人宋平欣慰地说。
“这里以前是一片荒地。”小区群众倪修廷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好了,既干净,还可以在沟渠上走一走了。”原来,以前一条小沟从小区内经过,沟边杂草丛生,人居环境亟需改善。在绿色家园建设中,建设者将植树与环境治理相结合,进行精心规划设计,整治沟渠,铺设雨污分流管道。经过整治,沟渠上面铺上预制板,再铺设便于健身的塑胶材料,同时保留了沟边几株比较高大的乔木,并修建树坛保护起来。
“绿色家园建设,我们注重体现农村特色。”宋平说,“你看,这里在城里就会是草坪。”记者注意到,小区内一块不大的绿化区域里,青菜等蔬菜长势旺盛,成为“微田园”。
绿色家园建设,也引来小区群众的绿化热情。“楼上种蔬菜,好得很。”小区住户王玉芬乐呵呵地说。王玉芬,已是古稀之年,但精神矍铄、身板硬朗。她说,她的子女都事业有成,过年过节都会回家看看她。她特意去榨油坊运回油渣作肥料,在自家楼顶的花圃里种上蔬菜。“豌豆、萝卜……”在现场,王玉芬高兴地一一将自己种的庄稼指给记者看,虽然面积不大,但蔬菜还有10多种呢。“娃儿们回来了,吃一吃自己种的菜,多好呀。”王玉芬说,她每天都要上楼浇水扫地,身体都锻炼好了。
(张海峰)
采访手记
天竺安置区内,王玉芬楼上种菜,拓展了小区绿化空间。她对绿化有着自己的理解,她说,绿色植物“吸灰尘,空气好”。朴素的语言,表达出农村群众对绿化的美好愿望。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建好的绿色家园如何管理维护?这,值得深思。在天竺安置区采访时,小区住户王军德老人正在打扫小区内的道路卫生。王玉芬说,王军德自愿担当小区的义务清扫员已有很长时间了,他不仅打扫自家的“门前雪”,还管别人的“瓦上霜”。护理绿色家园,王军德给邻居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
新闻推荐
农历甲午年闰九月廿九第47期总第1210期中共崇州市委崇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总编丁强武值班编委李远鹏贴近崇州实际贴近崇州生活贴近崇州群众...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