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都江堰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崇州新闻 > 正文

“乐在农家”湿地:吞进污水吐出清流

来源:今日崇州 2014-12-26 15:36   https://www.yybnet.net/

①卞永强的“乐在农家”湿地②“乐在农家”湿地污水净化示意图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农家乐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生活污水迅速增多,农村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农家乐污水治理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今年10月,由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可口可乐中国公司联合开展的“乐在农家”人工湿地项目在崇州市启动,探索以散户为单位建设人工湿地、破解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难题。日前,崇州市首个“乐在农家”人工湿地项目在街子镇古寺村卞家花园建成投用,通过植物吸收、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将生活污水转换成清水,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有效解决了因生活污水排放造成的面源污染问题。

污水直排农家乐环境堪忧

街子古镇是崇州市的旅游景区,深受游客青睐,每逢节假日游人众多,景区一带农家乐生意红火。 

位于街子镇古寺村的卞家花园占地6亩多,可一次性接待200人就餐,设有80余个床位,是当地经营规模较大的农家乐。生意好了、挣钱多了,老板卞永强却发愁了,原因是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有10多吨,给环境造成不小的影响。他说:“污水急剧增加,处理又跟不上,长期下去环境遭不住,也不利于长远发展。” 

近年来,借助古镇旅游资源,古寺村村民纷纷依托自家庭院开起了农家乐,其经营收入成为村民重要的经济来源。全村378户,开办农家乐的就有84户。旺季时,村里日游客接待量超过3000人,日产污水高达120多吨。

由于地处山区,污水管网覆盖不到,农家乐污水都是在自建的化粪池中简单沉淀一下就直接排放到附近沟渠里,农村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河水变黑变臭,鱼虾绝迹了。有的游客本来准备留宿的也给‘熏\’走了。”说起污水乱排的坏处,卞永强深有体会。 

为了解决问题,卞永强动过不少脑筋,比如购买一套污水处理设备,但日常维护费用太高,“以我家的规模为例,买进一套设备要十几万元,后期运营费一天起码要一百多元,买得起也供不起。”能不能把污水送往镇上的污水处理厂?距离又成了难题:古寺村离镇上有3公里多,铺管道的话,一公里光材料费就要几十万元。 

在问题难以解决时,卞永强争取到了“乐在农家”人工湿地项目的支持,由可口可乐公司出资为其建造一个人工湿地。根据卞家花园规模和日产污水量,湿地项目按日处理能力20吨的标准修建,总面积约220平方米,造价在20万元左右。工程于今年7月开工,日前建成投入使用。

植物“大战”污水污水进清水出

12月16日,在与卞家花园一沟之隔的地方,记者看到一个长约40米,宽近2米的长方形地块,上面盖着一层白色保温塑料膜,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普通的蔬菜大棚。“冬天天气寒冷,怕把植物冻坏,特意给‘披\’了件衣裳。”卞永强一边解释一边掀开了塑料膜,里面的土地被分成六格,前五格分别种植了水竹、美人蕉、野生姜等常见绿色植物,最末端一格则是底部铺着泥土的小水池,积水只有几厘米深,也种着水生植物,净化后的水最终从这里的排水口流出去。 

“一个格子就是一个过滤池,净化污水全靠它们。”卞永强介绍,这些过滤池深浅不一,有的两米多深,有的只有一米多深。底部和四周用水泥浇筑,防止污水渗漏。池子之间的连接面上高低交错布置多个排水孔,用以提高污水处理的质量。池子里铺满了厚薄不等的沙石和泥土,其上栽种不同净水植物。这些过滤池与密封的发酵池、化粪池一起构成了一套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通过所有处理流程需要30天左右,一共要经过18道过滤才排出来,处理过的污水至少达到国家三级排放标准。”卞永强指着旁边清水潺潺的小沟渠说,“以前污水直排,沟渠在冬天也闻得到异味,夏天更是没人愿意到沟边去。现在基本闻不到怪味,以后效果一定会更好。” 

如此不起眼的装置怎么能够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呢?据了解,卞永强家的湿地属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能力特别强。池塘在开挖过程中特意通过深浅不同造成地势坡度,污水经化粪池、发酵池两级厌氧发酵后,流经一级又一级的人工滤池,在与滤池中的基质进行离子交换的同时,又与滤池中各种水生植物的发达根系发生复杂反应,逐步被植物分解吸收,从而变得清澈干净。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生态环保,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伤害。 

这样的污水处理方式,不仅效果好,更难得的是后续管理也相当简便。池子里的砂石、泥土等过滤基质经久耐用,使用时间超过十年,平时只需要对湿地上的植物进行必要的修枝除草,后续管理费用十分低廉。可谓一次投资,终身受益。 

“等天气变暖,地上植物长起来了,花也开了,我就在水池里养几条鱼,又是农家乐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多方投入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山区农村受居住分散、地形复杂等因素的影响,集中收集处理污水非常困难,居民对污水的处理沿用传统的直排方式,水环境不堪重负,亟待治理。然而采取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行之有效的治理却是个难题。 

人工湿地操作简单,投入成本较低,效果明显,其因地制宜、灵活机动的特点,在公共污水处理服务难以辐射的广大山区农村很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可以很好解决农村水污染问题。怎样推广这种水环境治理新模式,让其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计划分期分批在全市农家乐逐步推行‘乐在农家\’人工湿地,首批确定的有街子镇古寺村、三郎镇欢喜村等地约40家农家乐。”市水务局排水科科长张勇红说,目前,崇州市实施人工湿地项目采取可口可乐公司解决建设资金、政府配套建收集管、农家乐提供用地的方式进行。 

农户对此态度如何?看到有公司免费帮卞永强建湿地改善环境,附近有的村民也动过心思,但都被土地给打消了念头。卞永强分析说:“现在土地资源紧缺,各家有各家的用处,流转土地并不容易,加之位置价钱都要合适,就更加不好找了。”像卞家花园,本身并没有适合建造湿地的土地,为了建人工湿地,卞永强花了10万元从亲戚手里流转了1.1亩土地,流转时间为40年。但能这样下决心的农家乐经营者却并不好找。 

除了土地,资金也是制约因素。崇州市农家乐上千家,单纯依靠企业政府投入并不现实,大范围推广湿地项目更多的还要靠农家乐自己。而有的农家乐经营者环保意识不强,对污水处理完全依赖于企业政府的补助,一听说要出钱就打退堂鼓,不愿意在环境保护上花钱。 

张勇红说:“我们希望通过发挥街子、三郎的农家乐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效应,带动更多农家乐业主主动参与到水环境治理中来,共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张杨)

新闻推荐

市博物馆免费开放了

学生代表参观博物馆本刊讯你想欣赏文物吗?你想了解崇州历史文化吗?快来崇州市博物馆吧。记者获悉,崇州市博物馆于近日完成提档升级免费开放,市民凭身份证换取门票就可参观。博物馆是宣传崇州...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背后的故事2015-01-01 15:36
猜你喜欢:
评论:(“乐在农家”湿地:吞进污水吐出清流)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