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崇州新闻 > 正文

崇州荞面 质朴为本 温情入味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17-12-08 07:17   https://www.yybnet.net/

舌尖上的山川风味

□杨虎

每到一个城镇,我总爱去一些弥散着日常烟火气息的街巷,走走,望望,触摸它们的体温,并尝尝那躲在小巷深处,由一方水土滋养出来的各类美食。

谚语云:吃在四川。其实,还应该加上一句:味在成都。由岷江水滋养出来的天府成都,因物产富饶,饮食文化尤为发达。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菜形成了各种派系。别的不说,仅用火一项的做法便已令人眼花缭乱。什么急火煎、大火炒、文火炖、慢火煨……真可谓是千人千法,百菜百味。八大菜系之一的名声由此享誉世界。

如果你仔细品来,味在成都仍有千百种花样。譬如成都往西,仅隔了一条金马河,河东的郫县、温江等与河西的大邑、崇州,在菜的做法上便有较为明显的差异。河西重油重盐,主人轻言婉劝,食客们话语不多,各自闷头享受入口时舌尖与喉咙连接处那刹那间的快感;河东则喜欢轻油亮色,肉切得片是片块是块,蔬绿汤鲜,碗碟叮当,甫一端上桌子,便引来众多眼球围观。如果客人再连声赞叹,主人脸上顿时喜气洋洋。

崇州滋味一方水土的饮食特色

我的家乡是河西的崇州。四川别称蜀,崇州则号称“蜀中之蜀”。这名字的由来,源于宋时,崇州名叫蜀州。这古蜀州居于川西平原腹心地带,隔了一条莽莽岷江,与锦绣成都遥遥对望。在这片不大的土地上,按高低依次起伏着山,铺展着原,涌动着河。翻开发黄的县志:“(古)蜀州,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始有建制,其地貌山四、水一、田五。”山如奔,方圆百里莽莽苍苍,墙一般横亘在高原和平原之间;水如蟒,滔滔白水奔涌不息;占了全市面积百分之五十的平原,则产生了川西地区迄今最为古老的农耕文化——早在古蜀时期,先民们就已开始种芋头,务农为生,形成了这一方水土的饮食特色。

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崇州依然是一座静谧的小城。城外一年四季被青黄起伏的庄稼所包围,城内则街巷通幽。房屋基本全是小青瓦作顶,沿街面一溜排开宽窄不一的木铺板。以法国梧桐为主的行道树绿荫交织,人在下面走着,吸一口气就能闻到从谁家院子里溢出来的淡淡花香。

就在这清香里,每天一大早,人们从家里出来,都按各自的口味习惯,聚集到了各类美食门口。这些美食花样繁多,有香喷喷的锅盔、柔软筋道的手工面条、麻辣鲜香的活吃粉……

崇州荞面浓浓民间情怀

不过,最有特色并受人喜爱的,还得数这三样。

一是洁白如玉的豆花。崇州的平原地区大部分为黑土良田,产金灿灿的油菜,产黄澄澄的稻谷,也产黄豆。农历八月间,豆子成熟了。将豆子收回去,青豆炒肉末,用来尝鲜。剩下的豆子则连枝带叶放在阳光下暴晒,待黄豆噼噼啪拍从豆荚里蹦跳出来。这豆花是用农家的手推石磨一圈一圈地磨出来的,蕴含了农家的质朴和乡野的天然,细腻洁白,清香扑鼻,加上一碟用红油、味精、葱花等调配出来的海椒蘸水,来一碗刚出锅的甑子饭,是可以伴随一年四季的美味佳肴。

第二样,是如今已很少见到的“油花”。它采用精粉、板猪油、食盐、花椒等原料,其操作工艺在制作花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成品盛盘入席,宛如精美工艺品赏心悦目,持筷夹油花头子一抖,状如银丝散落,长可尺余。醇香扑鼻,入口味长,咸麻适度,油而不腻。

然而在崇州,最受食客喜爱,洋溢着浓浓民间情怀的小吃,我以为还得首推荞面。当然,街头巷尾里也还有许多其他的诱惑,比如从你对面走来的“叮叮当,敲麻糖”;比如街巷里挑在肩上往来穿梭的豆粉儿摊子;比如午后走在那些老街,隔墙的花开了,淡淡的芬芳里热烈涌动的锅盔甜香。不过,每次我看到的都是荞面馆里的人最多,尤其早晨和中午——男女老少,济济一堂。卖菜的、工厂里上班的、机关坐办公室的、街边摆残棋的……他们从各自的社会身份里出来,聚集在了一碗荞面的面前。

午后,荞面馆大多就不营业(老板到隔壁打牌去)了。你要吃,要得,明日请早。

不知道别处是不是这样,反正,崇州的荞面馆皆不大:或蹲在十字街头,观滚滚人流,候新知旧友;或伏于老街旧巷,听雨打梧桐,守灰瓦白墙。店面时新,却分明古风犹存。桌椅敝旧,更觉亲近随和——到这样的氛围里坐下,心已先自沉静了,看老板不慌不忙地在案板上将一团褐色的荞面扯揉成坨,再丢到那圆木挖成的窝子里。压杆的嘎嘎声中,面团从木窝里漏下来,就成了无数根细条,落入沸腾的锅里,然后变成一碗碗麻辣的红汤荞面,芬芳的清汤荞面,有饶有风味的鸳鸯荞面(一半荞面一半粉),还有类似干拌面的热窝荞面。佐料则有烟熏笋丁、大头菜丝、芹菜颗颗……待热腾腾的荞面来了,你再依据自己的口味,往里倒一线醋,剥几瓣蒜,再从容地撒几粒花椒。一晚热辣辣的荞面下去,顿时鼻尖滚汗,两腋生风,一种踏实的滋味从丹田深处暖暖升上来,将全身每个毛孔都熨得妥妥帖帖。

许多时候,崇州的荞面馆里蔚然成景的,是县城里几所中学就读的女生们。除了醋和花椒,她们喜欢多加几根大头菜丝丝放入面中。想换口味的时候,她们就再烫一碗酸辣粉,挽起袖子,露出葱白的腕肘,个个吃得鼻尖通红,洋溢着少女的青春活力。

吃火锅,感觉是在和自己的肠胃作战;吃中餐呢,那煎炒爆烧炖煮等种种做法种种滋味则让人暗暗和自家的手艺较劲(四川人谁不会炒几个菜呀)。独有荞面,像可以娓娓谈心的老友,像永远不会背弃你的父母,以温情入味,用仁义暖怀,让你越吃越心宽,越吃越感觉生活的美好。

融入崇州无法割舍的人间美味

有时,我常常这样设想:常吃荞面的,一定是心地善良的人。因为荞麦,原本就是淳朴的乡间女子。荞面与崇州人的缘分始于清末民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崇州有人到西昌,将荞麦运回崇州,磨粉成面,再用木制的简易器具将面团压制成面条,自此,荞面便成为崇州当地人喜爱的一道美食。

所以说,在来到城里以前,在沁入我们的味蕾,滋养我们的肠胃以前,荞麦是迎着伏天的风,一垄一垄,一棵一棵,穿过雨水和阳光,扎根成村头的一道靓丽风景。

荞麦在山坡上面。山坡在小小的村子上面。村子在父亲母亲苍凉的脚印上面。父母的脚印在荞麦的身旁忙碌穿行。村里人有什么烦心苦恼,就走出门来,远远看见了荞麦在山坡上微笑的样子,心就亮堂了。

……

荞麦就是这样揣着父母的期盼,揣着乡村酸甜苦辣的心事来到崇州城里的。如今的崇州,已然高楼林立,霓虹闪烁。虽然街上的行人已变得步履匆匆,然而那古风犹存的小小荞面馆们,依然默默地守候在众多新街旧巷,守在你生活的十字街头。

清纯的荞从故乡来到崇州这样的小城,不为灯红酒绿所迷惑,她知道百姓们需要什么样的滋味,她知道城里人的根其实都扎在乡下,她默默地将乡村所给予她的营养奉献出来。

一年又一年,无数的荞麦在秋风乍起时来到我所居住的城市,将善良和温情溶进我们的血液,成了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人间美味。

新闻推荐

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最后一天 检查7家企业 未发现环境违法行为

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昨日气象扩散条件为中等,预计AQI为75-105,空气质量等级为良至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今日气象扩散条件为中等偏差,预计AQI为88-118,空气质量等级为良至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

崇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崇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崇州荞面 质朴为本 温情入味)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