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新闻 新都新闻 温江新闻 双流新闻 郫都新闻 简阳新闻 彭州新闻 邛崃新闻 崇州新闻 金堂新闻 大邑新闻 蒲江新闻 新津新闻 都江堰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成都市 > 都江堰新闻 > 正文

跟着音乐游成都不断尝新 导出文旅融合新风景

来源:成都日报 2018-10-22 02:13   https://www.yybnet.net/

黄沛凌策划的西部音乐节已成为西部地区的标志性音乐节

今年西部音乐节期间,超过10万名游客涌进现场

》》》职业新名片

姓名:黄沛凌

职业:西部音乐节总导演

为成都喝彩:成都的音乐氛围浓厚、音乐文化蓬勃发展,再加上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已经集齐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做点什么。

从业感悟:我非常喜欢把音乐和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这种文化碰撞和制作过程让我绞尽脑汁的同时也十分享受。

》》》职业新故事

10月1日,2018 BON BON LAND西部音乐节在都江堰拉开帷幕。作为本次音乐节的总导演、现场总指挥,黄沛凌一早便赶赴现场投入工作。10年前,她在北京作为幕后团队的一份子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不断尝新”是黄沛凌个人履历中的一个高频词。10年的时间,她也从4A公司的广告人成长为大型文体活动开闭幕式的总制作,成为了文旅融合发展的亲历者。如今,她仍然在不断地尝试用“文化+”不同领域,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18年,新一轮国务院机构改革成立了“文化和旅游部”。网友们纷纷感叹“诗和远方终于走到了一起”。在成都,旅游业的发展也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旅游。“音乐+旅游”“音乐节+旅游营销”等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正越来越被重视并广泛运用于实践中,成为推动成都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鲜血液。

融入本土文化 音乐节拉动成都旅游业

翻阅黄沛凌的履历,除了西部音乐节总导演,她还是锐丰科技集团的副总经,同时兼任广州市锐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我主要负责企业整体品牌打造、宣传推广和企业大型文创项目运营总控,包括城市灯光节、城市音乐节及大型运动会开闭幕式等的总制作、总指挥工作。”黄沛凌告诉记者,在西部音乐节之前她曾负责制作了多场大型活动演出、演唱会。

2004年,毕业于设计专业的黄沛凌进入了一家知名的4A公司工作。2008年进入锐丰后,黄沛凌的工作变得更加忙碌了。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出差的路上,零时差工作、跨地域交流,成为她日常的工作状态。“西部音乐节是我们所有品牌音乐节里规模最大的,更富有地方特色。从舞台设计到主题板块设置,再到活动策划和现场包装都融入了成都特色文化。为此,我们曾多次去都江堰实地考察。”黄沛凌表示,音乐节可以算是产业链延伸的典范,它本身处在原有产业链的末端,却带动了旅游、餐饮、交通、演艺、经纪等行业,形成了一个成熟且完整的生态。而成都正高品质建设国际音乐之都,音乐文化蓬勃发展。希望西部音乐节能辐射全国,推动成都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属于中国人的真正的音乐文化活动。

事实的确如此,一场成功的音乐节对旅游业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今年西部音乐节期间,超过10万名游客涌进现场,享受假日,狂欢娱乐。这意味着什么?黄沛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音乐节门票120元一张,多数人开车来要产生油费,还要随便吃顿饭,买点零食、饮料之类的,有的还要在这里住上一夜。如果每个人平均消费300元,总共就是3000万元。一组数据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笔账。据统计,国庆长假期间都江堰市共接待游客188.45万人次,同比增长5.2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6.47亿元,同比增长34.76%。

既叫好又叫座 西部音乐节成文旅新名片

西部音乐节的举办地就在成灌高速都江堰出口左侧,这里搭建了多个造型各异的特色舞台。从10月1日到3日,强劲的电音派对准时开启,华晨宇、小鬼-王琳凯、金玟岐、李斯丹妮等著名歌手轮番上阵,演绎摇滚、爵士、嘻哈、民谣……事实上,音乐季、音乐节,已成为各地旅游部门与各大景区开拓市场的新招数。但如同演出一样,不仅要叫好还得叫座,票房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拉动游客参与景区音乐活动才能见成效。那么,旅游加上音乐元素,如何才能既叫好又叫座?

在黄沛凌看来,音乐首先是一种生活方式。音乐节也是现代文明的休闲方式,蕴含着现代文明的价值理念。想要把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就不能让音乐节变成商业利益表达,将其简单理解成嘉年华式的狂欢,出现“一组名单演遍全国”的情况。“我自己是个喜欢创造的人,喜欢把音乐和不同的文化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我十分享受这种文化碰撞和制作的过程。”黄沛凌告诉记者,要让音乐融入城市气质,音乐节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那么音乐节本身就要融入当地的文化、旅游生活。

“以西部音乐节为例,经过两届的成功举办,它已成为西部的标志性音乐节,集文化、旅游、高科技多媒体艺术于一身的多元音乐盛宴。西部音乐节现场就如同一个音乐公园,有不同的板块设置,包括舞台、美食、运动、文化、高校文化等,其间除了舞台演出,还有快闪、主题活动等,非常丰富多元。”她向记者介绍道,此次音乐节现场除了两个富有成都特色的主舞台外,还设置了美食小镇、运动小镇、球幕剧场、都江堰非遗文化小镇等多个趣味板块,让来到现场的观众可以享受到集音乐视听、文化体验、运动享受于一体的多重体验。同时,还特别设置了都江堰市特色旅游产品展示区,向游客全面展示都江堰优质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旅游产品,让他们深切感受到都江堰市独特的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

歌声点燃城市 成都已集齐音旅融合的各种条件

“和我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喔哦……直到所有的灯都熄灭了也不停留……”事实上,不仅是西部音乐节,这座城市本身就和音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每个周末,在成都的街头巷尾,都能看到拿着吉他轻声演唱的街头艺人。随着第三批街头艺人上岗,成都已有近150组街头艺人轮番为市民们歌唱,用歌声点燃这个城市的音乐之光。

“当前,正是文化蓬勃发展的时代。我们生长在这个好的时代里,要做的就是去享受、去创造。在早期的粗放模式下,音乐节只是单纯的表演,但经过10多年的‘试水’,整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趋于成熟,并且衍生出美食街、集市、亲子游乐等新的盈利点。”黄沛凌分析道,年轻群体在音乐产品上的消费越来越高,音乐素养也有很大的提升,对个性标榜的需求更大。摇滚、民谣等原本相对小众的音乐已然成为主流,爵士、古典、电子等也能找到相当大的“铁杆粉丝群”。可以说,新生代群体的成长是这些年音乐节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就成都而言,这里是一个音乐、旅游、美食、文化之都,再加上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已经集齐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各种条件。”黄沛凌表示,这个歌声荡漾的城市,其音乐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引人注目。据统计,2017年成都市音乐产业市场总收入达326.95亿元,较2016年增长18.4%。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发布的《2017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指数报告》中,成都城市音乐企业指标和音乐产业行政支持度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城市音乐产业发展综合指标位居全国第二。2018年1-7月,成都市音乐产业产值保持良好增长,规模达227.03亿元,同比增长21%。预计到年底,将实现音乐产业总规模达394亿元,较2017年增长20%。

》》》记者手记

文旅融合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一场音乐节可以成为来蓉旅游的理由;生生不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变成旅游工艺品;传统民俗变成旅游新体验……文化旅游不仅拓宽了当地居民就业和增收致富的门路,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从山村到城市,从观光到体验,旅游业已成为增加人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产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成都市共接待游客9745.23万人次,同比增长3.86%,实现旅游总收入1533.20亿元,同比增长18.38%。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旅游业向专业、精品、特色、创新方向发展,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供丰富的旅游文化产品,既成就了“顶天立地”的旅游骨干企业,也培育了“铺天盖地”的中小旅游企业和自主创业者。数据显示,增加就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旅游是有效手段。2017年,成都市旅游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181.60万人,占全市社会总就业人数的19.7%。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具体表现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增大、对幸福感的追求增加。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成为“五大幸福产业”,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从自然风光游到文化旅游,从浅层的“到此一游”到深度的文化体验,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容,也提高了旅游品质及文化附加值。

》》》专家新观察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与服务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咨询曾燕: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要紧密结合“三城三都”品牌

“文化旅游产业是在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因素的驱动下,文化和旅游互补互动,进而良性发展、深度融合形成的新型综合性产业。”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燕如是认为。她进一步分析表示,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和途径,文化和旅游渗透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共生,能够产生“1+1>2”的聚合效应和叠加效应。

曾燕认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她进一步解释道,旅游促进文化传承发展,文化促进旅游提质升级。不仅重塑了产业链、价值链,更有利于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而言,曾燕告诉记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大致有3种类型,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活化型融合、保护型融合,比如把一些历史建筑修复改造为博物馆、酒店或餐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开发型融合、体验型融合,比如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及博物馆,举办节庆、演艺等互动体验类旅游活动;当代文化与旅游的创意型融合、重组型融合、延伸型融合,比如影视基地、主题乐园、创意旅游、音乐旅游等。

在曾燕看来,文化旅游不仅重塑了产业链和价值链,更成为了引领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她进一步分析表示,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通过文化旅游活动,可以发现、感知、学习和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包括艺术和建筑、历史和文化遗产、美食、文学、音乐、创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信仰等,从而更能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和美好生活需要。

具体到成都而言,曾燕认为,“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她表示,成都已经形成了以安仁博物馆小镇为代表的特色小镇,以宽窄巷子、锦里为代表的特色街区,以武侯祠、杜甫草堂为代表的博物馆,以青城山-都江堰为代表的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其中,宽窄巷子、太古里作为文化、商业、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典型,已成为成都文化旅游发展的特色及亮点。”

曾燕认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成都优势明显。”她表示,作为首批“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成都自古天地为炉、造化为工,亘古千载的山川变迁熔铸了这片历史厚重、美丽富饶的发展沃土,这里既有底蕴深厚、璀璨夺目的名胜古迹,又有异彩纷呈、旖旎迷人的自然风光。同时,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城市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时代价值和现实表达。另一方面,成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体系。“这些为成都文化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对于成都文化旅游产业未来的发展,曾燕建议道,“要重点从建立和完善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高标准规划建设文化设施场所、高起点打造体验型文旅产品、高质量推进示范性文旅项目等方面着手。”

日前,成都举行了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成为了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题中之义。对此,曾燕表示,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要始终坚持全域旅游理念和‘旅游+’思维,不断拓宽旅游要素的外延和旅游产业边界,积极探索跨要素、跨行业、跨区域、跨时空整合旅游资源和延长旅游产业链的新模式。”

具体来说,曾燕建议,建设世界旅游名城要紧密结合“三城三都”品牌,发展文创旅游、体育旅游、美食旅游、音乐旅游、会展旅游等新业态。另一方面,要促进旅游业与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发展,推动旅游与电子信息、航空航天、医药健康、绿色食品、新经济等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动漫旅游、低空旅游、医疗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通过培育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多元文化的旅游消费场景,构建系统完备的旅游服务体系,建设泛旅游产业生态圈,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

》》》成都路径和目标

市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路径。提出要“加快构建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新型材料、绿色食品等先进制造业,会展经济、金融服务、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文旅产业方面,《决定》明确要“重点聚焦创意设计、现代时尚、传媒影视、音乐艺术、休闲旅游等领域,到2020年增加值超过1800亿元。”

日前,成都举行了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作为“三城三都”之一的世界旅游名城建设成为了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题中之义。大会提出,要把“三城三都”作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字招牌”,力争到2020年,“三城三都”品牌行业价值凸现,建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世界文化名城;到2035年,“三城三都”闻名于世,建成世界新兴文化名城;到本世纪中叶,天府文化享誉全球,建成独具人文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

高起点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在规划方面,大会提出,要以旅游视角塑造大美城市形态。要坚持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旅游+”思维,统筹城乡规划建强基础设施,持续放大旅游产业对城乡形态、就业结构、公共服务的带动效应。

在产业方面,要以旅游发展推动产业升级。要坚持融合发展理念,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促进旅游业与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发展,培育低空旅游、医疗旅游、科技旅游等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夜游锦江”旅游新产品,加快推进天府国际旅游度假区、龙泉山国际文化度假区、天府芙蓉园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旅游经济平台,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跨国旅游企业,建立泛旅游产业生态圈,为构建高质量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提供新动能。

在服务方面,要以旅游服务提升城市品质。要将标准化、精细化、人性化理念贯穿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着力打造多元文化的旅游消费新场景,构建系统完备的游客服务体系,争取和用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完善国际化旅游标识,提升酒店民宿品质,让游客在成都“行之方便、游之尽兴、购之丰富、娱之快乐”。

在营销方面,要以旅游营销打响城市品牌。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全球30个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开展“南方丝路·熊猫之都”“锦绣天府·公园成都”等营销活动,高标准举办熊猫国际旅游节、世界休闲旅游节等大型节会活动,塑造“游天府绿道·赏川西林盘”“熊猫故乡”“公园城市”等品牌标识,让成都成为全球旅客“出游必选、途经必游”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本报记者 程怡欣 刘金陈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新闻推荐

成都打造“熊猫之都”设计方案决出三甲

本报讯(记者吴浩张红霞)10月18日,记者从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获悉,17日举行的“熊猫之都”总体策划及概念性规划国际咨...

都江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都江堰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四川人的浪漫主义2018-10-21 07:19
猜你喜欢:
评论:(跟着音乐游成都不断尝新 导出文旅融合新风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